塞宾的左手印象记
我记得一年前,黄池春田老师离开谈诗论道栏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感谢塞宾的左手。这是一位很有才气的诗编。我很少进入诗歌栏目去看一看,只是一年前春田老师叫我去欣赏欣赏,我就去了。我看见这个栏目,好像就春田老
我记得一年前,黄池春田老师离开谈诗论道栏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感谢塞宾的左手。这是一位很有才气的诗编。我很少进入诗歌栏目去看一看,只是一年前春田老师叫我去欣赏欣赏,我就去了。我看见这个栏目,好像就春田老师和塞宾的左手在作诗评编者按。这也算对塞宾的第一印象。
塞宾的左手,这个名字怪怪的,莫明其妙让人想起俄国诗人叶赛宁。
在我看来谈诗论道栏目像是一个独立的栏目。没有任何一位作者在编辑团队中看见过黄池春田、塞宾的左手的名字。
后来我变得偶尔会去谈诗论道栏目里去瞧一瞧。原因是不少论评写得不错。像梦菊悠悠,诗写得好,诗评也写得好;当然,还有其他作者,我一时记不清了。需要说明的是,我只是去欣赏。
不觉对塞宾的左手留下的较为深刻的印象。他写的诗评编者按,一般均在300字以上,有时一篇小诗评亦是如此。这些编者按大多是从诗歌理论出发,谈论对诗评的见解,语言流畅,耐人寻味。
在我看来,写诗、读诗,重在诗味。一篇编者按写好了,那就是红袖添香了。
前几个月,春田老师请我写一篇诗评。其实我深知自己不是写诗的料,更不是写诗评的料,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我花了一个半小时将诗评写好了,便投了出去。我这么说,并不是说诗评很好写,只是用白话来写,谈谈对诗的感觉,那写起来就快了。
我一向对诗歌是有一点“偏见”的,特别是现代诗歌。我个人认为,现代诗歌和唐诗宋词一样,除了意象、时空感、距离感,动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现代诗歌由于一般作者对动词运用不当,加上长短句,看上去别扭,却乏美感和质感。
我的诗评第二天下午就发表出来了。塞宾的左手的编者按写得很好,也很长。沿袭他写编者按的手法,大多是谈诗歌理论,让我似懂非懂的。临近末尾,留下几句轻描淡写的批评语言。说到批评,还真让我有些气恼,其实作为作者没有任何人喜欢批评的,除非这个人肚量很大。
没几天塞宾的左手发来邀请,我在QQ里加了他。我看见他的QQ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左是恶魔的方向,一个笑话;左是忽略的代码,如同屈原执笔而伟大的手,并不是它。”这可能就是他追求诗歌的理念吧。
于是,我的气也就消散了。善意的批评应该接受,一时想不通,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看,毕竟人家不是出于个人目的。
某一天,我在点击自己的网页时,看见寒宾的左手因写我那篇诗评编者按获奖了。直觉告诉我:那篇编者按应该获奖。唯一不足的是我的那篇诗评写得太次,羞于见人。
有一次,我看见塞宾的左手在凌晨四点钟起来编稿,着实让我感动。前段时间,我看见好心情开除了一名诗歌编辑。嘿嘿,开除得好,好心情难得动一次真格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像好心情的诗歌每天多达数百首之多,如要一一写编者按,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远的不说,前几天,散文栏目积稿就非常严重,投一篇作品往往要等两天时间。如果是心急的作者早就把作品投别人网站去了。这就是要好的编者按与早发表作品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怎么看?还是编辑敬业吧,作者永远是对的。
不管什么时候,打开谈诗论道栏目。塞宾的左手还是像给我写诗评编者按一样的认真。这对于连编辑团队上没有名字的编辑,真的很难得。
假若要写表扬稿的话,我就会这样说:只知奉献,不知索取。
至于寒宾的左手的QQ网页,我从没进去过,更没有和他聊过天。我倒是经常在他的牧场上打蚊子,那是为了加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错过了公车
下一篇:殷敏,那个站着睡觉的男孩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