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的尊者

倾听的尊者

徒言散文2025-04-14 13:31:06
记得作家吴尔芬曾经写过一篇记述黄征辉老师的文章,有一个细节让我特别感动。他说当时身为宣传部副部长的黄老师走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认识他的老阿婆,老阿婆滔滔不绝地对黄老师述说心事,黄老师就站在大街上静静地倾
记得作家吴尔芬曾经写过一篇记述黄征辉老师的文章,有一个细节让我特别感动。他说当时身为宣传部副部长的黄老师走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认识他的老阿婆,老阿婆滔滔不绝地对黄老师述说心事,黄老师就站在大街上静静地倾听。
身为政府领导,自然有许多工作要忙,能够耐心地站在大街上静静倾听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心声,我想起码可以说明两点:一、老百姓把他当作知心人。二、他把老百姓当成朋友。我想:如果政府官员能够做到这点,建设和谐社会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我之所以把黄老师称为尊者,那是因为他是一位充满同情和悲悯之心的慧者,是值得尊敬的人。我这里记述几件我与黄老师交往的平凡小事,或可略见一斑。
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内心苦闷,便写一些诗投稿,但都如泥牛入海。1993年的一天,我又选出了七首诗,并写了一封信附给编辑,说自己是农民,因内心彷徨而写诗,请编辑指教。然后投《闽西日报》副刊。不久,我收到样报,一首诗被发表了,再后来,另二首也发表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编辑叫黄征辉。三年后,我到龙岩野果文学社参加一个庆会,看到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拿了一叠书给文学社的林社长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没什么送你,这些书聊表心意吧。”我私下问林社长。林社长说:“这是你老乡黄征辉啊!”我惊喜地说:“他就是黄老师!你帮我引见一下,我还得感谢他!”林社长引见后,我提起他为我发表诗的事,他说:“那应该是我感谢你对我的支持啊!”他问我的家庭情况和目前的处境,听说我在龙岩收废品,生活很艰难,叹了口气,安慰我说:“人总是要受磨难的。以后会好的。”会后,我见到他,问能否也送我一本他的作品集。他就叫我坐他的摩托车去他办公室拿。我没多想就去了。我想,黄老师带着土里土气、傻不拉叽的我走进办公室时,别人会怎么想呢。那次黄老师送了我几本书。
1998年,我历经离婚和失业,到龙岩投靠收破烂的同乡,受到冷落。夜里,我彻夜未眠,百感交集,突然想到黄老师,便连夜给他写了长达六页纸的信,诉说自己的不幸和悲伤,到了天亮,本想寄出,却又改变主意。我想:黄老师是个名人,自己这样一个落魄的小人物去打扰他,不是给他为难吗?他是个好人,不能让他为难!自己的苦难总会过去的。于是,我把那封信撕了。
1999年,我在龙岩打工,已经有几年没写作的我,临近春节时的一个休息日,因下着寒雨,就没出去玩,在房间百无聊赖望着窗外的雨帘发呆。因想,春节即将到了,想起在家时又该写春联了。突然就想到了多年来和春联的结缘,便立即铺纸,写了一篇《春联缘》,投到《闽西日报》,恰是黄老师编副刊,第四天就发表了。此后,我又写了两篇读书札记投给他,也在“读书”版发表了。
此后,几年没联系。2003年,黄老师突然和傅祥等人到四堡展馆参观,其时我在展馆上班,黄老师远远就见我站在门口,就喊我名字。我一阵惊喜!一时情绪激动。我看到他行走艰难,才知他腰锥间盘突出还未痊愈,往事涌上心头,心情非常难受。那次他离开后,我的眼泪就哗哗流落。2004年,黄老师在他的邀请下,约了几个文友又来四堡,其时他的身体以基本恢复,他在四堡住了一夜,回去后,写成了《雕版故里》,该文先后在《羊城晚报》、《文学报》发表,并获得《文学报》征文二等奖。他几次对我说,感谢我热情邀请,才有这样的收获。
黄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闽西屈指可数的名作家之一,出版文集有《走月亮》、《秋水入梦》、《大美不言》等。他的作品我是读的较多的。其中感受深刻的篇章有《病房里的女人》、《国香》、《媛媛》、《雕版故里》、《上善周庄》等,其中《雕版故里》、《上善周庄》被选入《2006年度中国精短美文100篇》,《雕版故里》还被厦门市列入2007年高考阅读文考题。黄老师作品的那种清雅、自然、简约、纯朴的美活灵活现,我以为这是真正的美文。我想,文为心声,文美,心就美;心美,品行自高!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