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云

婷云

子真散文2025-11-03 06:52:37
那天回老家时,母亲忽然问我还记不记得婷云。她既是我的中学同学,也是我家的邻居,我怎么能不记得,不过已经离家出走多年了。“她回来了?”我急切地问母亲。“没有,她爹前几天去世了,临走时不停叫着她的名字。”
那天回老家时,母亲忽然问我还记不记得婷云。她既是我的中学同学,也是我家的邻居,我怎么能不记得,不过已经离家出走多年了。
“她回来了?”我急切地问母亲。
“没有,她爹前几天去世了,临走时不停叫着她的名字。”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
婷云长我两岁,小学时因为高我两级,一直是我崇拜的姐姐。初二那年,她因为中学两次复读而和我坐在了同一个教室里,也是从那时开始,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她在家里排行老三,上有哥和姐,下有两个弟弟。她说他爹重男轻女,一直不喜欢她,虽然勉强让她上学了,但是只答应让她读完初中。因此为了能多上学,上中学后她初一、初二连留两级。初三那年秋天,绵绵秋雨下了近一个月,因为我们的家临近渭河,很多村民都在传说渭河水已经涨过了第二道河堤,很可能发生洪涝灾害,闹得人心惶惶。记得有一天我去她家相约一起去上学时,她正在收拾自己的衣物,并包在了一个小包袱里,她说是他爹让她准备的,如果洪水真的来了,好快些逃命去。
初三临近中考时是我们这些毕业生们最为紧张的时刻,大家都在没日没夜的复习备考,可就婷云显得很轻松,每天下课后,她连晚自习也不上就回家了。一个周末,她约我出去散步。走在早春的田野里,我的心情舒畅极了,不停的做着深呼吸,允吸着空气里漂浮的青草味和泥土味。可是婷云却一直若有所思,秀眉紧锁。终于她开口了:“如果现在让你嫁人,你愿意吗?”我愣住了,瞪大眼睛看着她。她很认真的样子,那时的她刚刚十八岁,我十六岁。因为一直在埋头读书,我还从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呢。“我不能参加中考了,即使考了也是白考,我爹已经给我介绍婆家了。哎,你有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吗?”那时还处在“不识人间愁滋味”阶段的我根本搞不清自己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了,只觉得自己的脸红了。“真羡慕你,有那么好的家庭和爹妈。”那天,我一直陪她在田野上散步到天黑。
第二天早晨,我去叫她上学时,她家里没有回应声,我以为她提前走了,就径直去了学校。可在学校一天我都没有见她。晚上回家后,我和母亲去她家。没有看见她,只见她的母亲在她的小屋里哭泣,他爹在屋子里狠命地抽烟,看见我后递给我一张纸。原来她昨晚离家出走了,因为不喜欢父亲给她安排的宿命。
后来,我外出求学、工作多年,每次回家总要去打探她的消息,可是得到的总是无言的结局。
那年冬天,我带着满月的儿子回娘家过冬。她的母亲来到我家找我,说是收到了一封没有落款和地址的信,邮戳是西安的,不知道是不是她写的。我看了书信笔体后告诉她母亲,信就是她写的。她在信中说自己很后悔当初的做法,自己出走后,在火车轻上信了陌生人给她找工作的谎言,被骗到了西安,然后又被领到一个偏僻的村子里,被迫和一个大她十多岁的男人成了亲,现在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孩子大的已经9岁,小的也7岁多了。她说她曾经多次想跑回家,可总是脱不了身。她说自己对不起爹妈,希望爹妈忘记她的不好。她已经没脸回家了,希望爹妈能保重身体,忘记她这个不孝的女儿。他爹听我念完她的信,老人当时就老泪纵横,哭着不停地说:“是我害了她,都是我。”后来就一病不起,在病床上一趟就是八年,临终时不停地喊着她的名字“婷云、婷云。”
如今,她出走已经十八年了,除了那封信没有地址的信,我们再没有她任何的消息,但我一直还是无法忘记她。每当回家路过她家门前,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探头听一听,看是否会听到有关她的消息,虽然无数次失望,但在心里却一直默默为她祈祷,希望她平安,健康。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