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伤心虞美人

千古伤心虞美人

业绩散文2025-10-19 15:12:16
汉军围垓下,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夜与虞姬相别。饮罢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虞姬和之。史书不忍言明美人归处,后世文人便附会出《霸王别姬》的曲
汉军围垓下,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夜与虞姬相别。饮罢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虞姬和之。史书不忍言明美人归处,后世文人便附会出《霸王别姬》的曲目,世人不忍看到英雄盖世的楚霸王自刎,却爱看虞姬血洒军帐。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虞姬,虞姬,千古一叹。
昔人一去,千载悠悠;垓下遗曲,谁当复和。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南唐衰微,偏安一隅。东方木德,秦始皇葬金以克木,故石头城又名金陵城,南唐京畿居此,岂可久居他人榻侧。
李煜纵情山水,诗情画意,无意皇权。后主字重光,重瞳之故。相者有言,目带重瞳,天子之贵。大舜、项羽皆重瞳。皇位之争,后主处处避让。叔父见害,皇兄病殁,李煜继位似乎天命所归。
金陵城依旧风花雪月,南唐国实已末路穷途。李煜娶了周氏姐妹为妻。后主重瞳,虽未以大舜自诩;周氏姐妹却不得不以娥皇、女英正名。野史曝言,大周后生病,周女英入宫陪侍。后主衣带不解,亲侍汤药。后主与周女英暗生情愫,夜半相约,自此缱绻缠绵。大周后察觉,自此侧头内卧,绝食而亡。后主哀悔不及,形销骨立。既葬大周后,复立小周后。娥皇、女英之典,本是二女侍一夫,大周后鸳梦蝶痕,岂是当时人所知。
南唐日削月减,以地赂宋,抱薪救火。待到宋兵围城,后主积薪庙堂,誓言君王死社稷。宋兵移国,金陵瓦解,后主却无死社稷的勇气,忍辱偷生受册违命侯。后主不死,南唐之耻辱;李煜得生,词坛之大幸。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池龙阁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归宋,日日纵酒,醉生梦死。太祖甚爱后主之才,不忍其酒色伤身,命人不予送酒。“不饮酒,教臣何以挨光阴。”太祖不复管束,命人日日供酒。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杯酒释兵权,杯声烛影。太祖既死,太宗临朝。太祖榻侧不容他人酣睡,太宗却纳小周后枕旁。亡国之君,何须再辱;亡国之音,何人再和。宓妃留枕,多是文人附会。巫山云雨,原是相诀垂泪。
后主生于七夕,这一年生辰,他没有了家国天下,也没有了小周后。天上鹊桥相见,人间宫门似海。金风玉露,月缺花残;此情此景,此生此世。这是李后主最后的狂欢,也是中国词坛最凄美的一场悲剧。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歌女们唱起了这首《虞美人》,哀婉缠绵。江山美人,千载同心。四面楚歌,楚霸王偏偏能唱出《垓下歌》;亡国之音,李后主写出了《虞美人》。历史有意将两个重瞳的人重复着一种形式不同但同样凄美的死,一则悲壮,一则凄婉。
宋太宗闻听,李煜作《虞美人》词,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且怒且喜,即赐鸩酒。
李煜饮下了鸩酒,亡国之恨,丧妻之辱已在《虞美人》中道尽,是该心如死灰的时候,故国的月光依旧宁静,黑夜止息了一颗苦楚的心。
不久,小周后抑郁而亡。她屈从太宗不过是为了保全李煜。然而,她却不知道李煜没有了她便真生不如死。《虞美人》的词牌似乎是对她的讽刺,楚霸王的气概似乎也让李煜无地自容。然而,李煜求死一般的唱出了《虞美人》,小周后随后也泣血成斑,魂归潇湘。
历史似乎为后主不平,靖康之难,徽宗被俘,北行途次,作词《燕山亭》,自叹身世终究南归无期,客死龙城。
君王死社稷,红颜死知己。后主倘若殉国,小周后必当以死相从。《虞美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霸王别姬。楚霸王一死社稷固然悲壮,然而在江山美人之间,他选择殉葬破碎的江山。后主则不然,虽则四十年来国家,虽则三千里地山河,虽则沈腰潘鬓消磨,可垂泪对宫娥,又何憾。亡国之日,在江山美人之间,后主选择了小周后,虽亡国之君千载恶名,又何叹。然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李煜选择了一条独自赴死的路,却不知小周后必定生死相随。虞美人不会待到美人迟暮,待到月缺花残。生不过朝露泡影,爱直至地老天荒。
虞美人,千古伤心之人,《虞美人》,千古伤心之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