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溪雅
义县不乏优秀作家,近年来,不同体裁和题材的作品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么,义县文学应该往哪里走?应该怎么走?如何申请作协?文学社怎么开展?刊物如何创建和经营?带着这些疑问,来自义县本土的部分老中青三代作家和
义县不乏优秀作家,近年来,不同体裁和题材的作品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么,义县文学应该往哪里走?应该怎么走?如何申请作协?文学社怎么开展?刊物如何创建和经营?带着这些疑问,来自义县本土的部分老中青三代作家和文学爱好者20人,在秋高气爽的8月,相约溪雅山庄,举办首届笔会。这20人只是应邀的众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有擅长写诗词的,有擅长写散文的,有擅长写杂文,有擅长写小说,有擅长写戏剧的,有擅长写报告文学的。大家多是初次谋面,都怀有文学梦想,很容易谈到一起,分享创作经验,共谋文学发展,书写了一段文坛佳话。
溪雅山庄是一农家饭店,位于义县城四五里,并有奢华,也并不神秘。它的魅力来自于山庄主人。杜平——土生土长的辽西汉子,敦厚而精明,广告人,酷爱文学。商海的练达,辅以诗人的特质,让他看上去,更多了几分从容和书卷气。
山庄为笔会营造了雅致空间;笔会又给山庄蒙上文化气息。来到这里,且不谈文学,走走,坐坐,看看,听听,闻闻,或冥想,或小憩,或长啸,或浅酌,也可让你得到艺术的陶冶——
乡村主义建筑风格融入了不同流派的建筑元素。通过建筑,可以管窥山庄主人的思绪和生活方式,感受到主人的气息、魅力和品质。内部格局植入辽西农家炕、大锅等元素;如在冬季来,大锅炖菜将成为主打菜。
山庄设计理念主要源于义县农家传统建筑模式:青灰水泥墙朴实无华;大块彩色石头取材于本地,移到山庄又仿佛增添了新的灵气;水泥缝自然地抹在外面,看上去很粗糙,很随意——而正是这未经刻意妆饰的美,才体现了简约古朴的艺术风格,山庄主人可谓匠心独运,体现尚古的设计理念。义县以丘陵为主,农作物以玉米居多。山庄的院子里悬挂串串玉米穗和辣椒,玉米穗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辣椒像燃烧的火焰,张扬着粗犷豪放的辽西风。
院子爽洁明朗,瓜果飘香。禽舍里畜养着本地鸡鸭,悠闲地觅食,不惧客人。一道小桥横跨在菜畦之上,水清澈见底,鲤鱼、鲇鱼、金鱼、鲫鱼在池水里惬意地游来游泳去,追寻着自己的影子。
菜畦里的朝天椒正在由绿变黄变红;竹篱里的茄子油亮饱满;莴苣开花了,但也长得挺拔,最上面的几片叶子还很鲜嫩;几棵“家苣麻菜”,叶宽汁厚肉肥;南瓜藤依着墙角懒洋洋地享受秋日暖阳,各色南瓜好像是画匠画上去的;葫芦长得犹为喜人,不多不少,不稠不疏;葡萄架上结着一串串青绿色的、淡紫色的葡萄,上面还结着霜;韭菜开出簇簇白花,正是榨韭菜花的好时候;老母猪耳朵豆角一串串,蛐蛐伏在上面享受秋的凉爽。
时令蔬菜虽然不多,但足以让人体会到农家的味道,丰富了菜肴,也为生活增添意趣。北方人素有吃生菜的习惯,生茄子、生辣椒蘸酱,图的就是那有种爽快。顾客自由采摘,重拾老家感觉,方便,绿色,别有情调。
餐厅的设计也别具一格,小巧玲珑,温馨舒适。每个餐厅名字以义县18个乡镇的名字命名,如义州镇,九道岭,大榆树堡。各厅都有所在乡镇鲜明的代表性。如头台乡餐厅,悬挂着一面古地质公园壁画,画有中生代的恐龙,以示这是一块出产化石的地方。墙上糊着报纸,有的报纸可能贴反了,有的可能发黄了,但那种涂鸦的感觉,可以让人找到朴实而自然的农家氛围;再如聚粮屯乡,建的是一个八角型粮囤造型;瓦子峪则是大石湖作为自己的招牌;义州镇刚打的是奉国寺的等等。每个餐厅又各有特色招牌菜。瓦子峪是焖鱼,留龙沟是烤全羊……就看顾客喜欢吃什么,偏爱哪里的饮食文化。
文学对于一家饭店来说,也是它的一种气质。山庄远离喧嚣,林荫茂密,紧邻农舍,拥抱农田,主人巧打辽西乡村品牌,挖掘饮食文化精髓,迎合了大众对民俗文化消费的需求,小小的山庄处处留下了文化的烙印:主人为每个餐厅的壁画题了诗句。诗词淡雅清新,犹如一部辉煌的诗词长廊,艺术地还原了家乡文化史。这里三步一诗,五步一联,都是主人的墨宝,融进了主人对大自然的热恋和赤子情怀,即兴偶得,书香盈袖,雅致清新,给山庄增添了丰富而高贵的精神内涵。
山庄让每位墨客找到老家的感觉,卸去了疲惫,回归到自然,品味民族文化,品尝地方风味,激发创作冲动和艺术灵感。文学需要生活,需要依托,需要互动,需要坚持,笔会一项重要议题就是要创办纯文学杂志,大家很快达到共识。刊物可以展示老作家的作品,还可以吸引和带动更多的文学新人参与进来,施展文艺才华,传播真善美。但愿美丽的溪雅山庄成为义县作家的摇篮,让更多的人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义县,喜欢义县。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