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
教授给新生上大课:“今天上道德课,主要讲孝顺,知道感恩。你们能够在大学里幸福地学习,应该感谢党,也应该感谢父母。大家注意听,下课前我要提问。”手机铃响,教授停止讲课,他的脸阴沉,目光从自己的衣兜移向学
教授给新生上大课:“今天上道德课,主要讲孝顺,知道感恩。你们能够在大学里幸福地学习,应该感谢党,也应该感谢父母。大家注意听,下课前我要提问。”手机铃响,教授停止讲课,他的脸阴沉,目光从自己的衣兜移向学生。
学生知错,迅速关掉手机。
教授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都是忠和孝两个宗旨,衡量一个人的善与恶、美与丑,也会把忠和孝做为标准。一个对父母不敬的人,一个没有孝心的人,他的灵魂是丑恶的,这样的人能尽忠吗?”
这是设问,大学生全懂,没有回答,都洗耳恭听。
教授讲:“和谐社会,光依靠法制是不行的,还要道德规范。过去讲忠,是忠于君主,现在讲忠,是忠于人民。过去讲孝,现在也讲孝,社会进步了,孝的内容是一样的,就是尊敬长辈,顺从父母,让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父母在临终时感受到儿女的爱。”教授特别强调:“母爱是伟大的,母亲是伟大的,做儿女的无论付出多少,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
手机铃响,发自教授身上,他转过身通话,声音很小:“怎么,还没死?没死来什么电话?我正在上课,影响不好。啥?像是要喝水,不用给。不闭眼睛?别管。唉唉,我正在上道德课,你别啰嗦,有一定再告诉我。”
教授关闭手机回过头,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对学生说:“老师讲课时,是不允许学生打手机的,老师也不可以,这叫互相尊重,公共道德嘛。今天老师有特殊情况,必须把手机带在身上,我向你们说声对不起。”
学生看到老师很谦虚,更加肃然起敬。但是,学生们疑惑教授打电话提到的“喝水”和“不闭眼睛”,虽然看不到他转过身的表情,都觉得教授的声音很冷漠。
也许冷漠不是道德的范畴,教授继续讲课:“苦人云,忠孝不能两全,是说古人在尽忠时就不能照顾老人了。现在,这种说法能不能站住脚,这要辩证地看……”
教授的手机铃响,他关掉,仰首长出了一口气。
有学生小声议论:“教授那代人经得事情多,又是批判孔老二,又是打骂父母,现在又把孔子捧到天上,还敢把孝字拿到课堂上讲。”
听了这话,教授的脸上露出不满,他提问最前排的一个男学生:“你见过没见过打骂父母的孽畜?”
“没见过,但是我见过不养父母的儿女,有的把父母推到街上不让进家,就是让进家也是虐待,老母在临终前见一眼儿女的愿望都得不到,甚至得不到一口水。”
教授的脸色变得难看,他不讲这样的儿女是不是孽畜,也没说该不该谴责,而是问:“你没见过儿女打骂父母,听说过吗?”
学生说:“听我爸爸讲过,他的大哥哥大姐姐打骂父母,而且在批斗台上,打得很,骂得也难听。”
教授先不评论那代人做得对与错,他以引导的方式问:“你知道他们为啥那样吗?”
“听我爸爸说,他们是忠于伟大领袖。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不被认可,也忠于出一些人才,当了官,还有人当上教授。”
教授让学生坐下,他要认真地辩证孝敬和忠于领袖的关系。
手机铃响得急促,教授接听,神色变得轻松,对着手机说出的话也很轻快:“好好,好了。你找人给老太太穿衣服,我联系鼓乐队和通知亲友。要搞得气派一点,别让人小瞧,也别让人说咱不孝。”
通完话,教授一脸歉意地告诉学生:“家母病故,我要回去料理。”他深深地给学生鞠了一躬,忠与孝的关系也让学生去辩证,并且说:“母亲病重,儿女本该守在身边,因授课不能送终,也算是忠孝不能两全吧!”
教授离开时揉眼睛,没有泪。
阐述孝的道德课没讲完,学生们再想听,就要等教授尽孝之后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