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黑了桥必塌

良心黑了桥必塌

恳辞杂文2025-10-19 19:21:57
曾几何时,建筑工地最醒目的标语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一栋“百年”的楼房,造一座“百年”的大桥,是设计师、建造师、监理师的天职。现如今,建筑工地很少能见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了。所见所闻,不是五彩缤
曾几何时,建筑工地最醒目的标语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建一栋“百年”的楼房,造一座“百年”的大桥,是设计师、建造师、监理师的天职。
现如今,建筑工地很少能见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了。
所见所闻,不是五彩缤纷的条幅,就是神乎其神的广告宣传,还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
真是时代变了,一切都跟着在变。不过神马都是浮云,令人忧心忡忡。楼也好,桥也罢,设计造型美观了,质量却在下降;材料颜色多了,怎耐经不起风吹雨打;施工速度加快了,楼倒桥断的“怪胎”也越来越多。
严峻的现实,残酷的现状,冷漠的现象,太让人不可思议,太让人为之揪心,太让人感觉问题非同一般。
形式上取消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小事,最可怕的是人的心里没有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人的脑子里消失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人的行为上扫除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再华丽的外表也掩盖不了丑陋的实质,再漂亮的广告也遮不住那脱离实际的虚假,再骗人的伎俩也终究有一天要大白于天下。任何建筑工程,首先要经得起天灾的检验,其次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再次要经得了良心的拷问。
人们不会忘记朱基任总理时怒斥九江长江大堤是“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的经典国骂。这一骂,令多少当事人无地自容,令社会对工程质量给予极大关注,令上下对安全问题有了足够认识。
然而,弹指一挥间,往事已成云烟。“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又一次以超乎寻常的密集,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冲击着人们的安全神经。
——7月11日,通车仅14年的江苏盐城境内328省道通榆河桥坍塌。
——7月14日,建成不到12年的武夷山公馆大桥坍塌,致1死22伤。
——7月15日,1994年剪彩的杭州钱江三桥塌落,被4年前网友预言击中。
一座座钢筋水泥筑造的大桥仅仅使用十余年就坍的坍、塌的塌,纳税人质问:坍塌的桥是谁设计的?坍塌的桥是谁施工的?坍塌的桥是谁验收的?为何桥梁坍塌事故频频发生。
质量低劣的因素已经在一次次事故追责中一次次分析,可谓人人皆知,见怪不怪。除此之外,还有为了赶工期,为了领导政绩,为了节日献礼,等等。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领导一句话,让你什么时候完工就得什么时候完工。什么水泥养生期,什么材料科学配比,什么资金到不到位,只要政绩不管质量。工程被层层转包,等到最后一个承包商手里,利润已所剩无几,如按要求干肯定是赔钱,只好在材料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
试问,这样的工程能不出问题吗?这样的大桥能不坍塌吗?这样的大楼能不倒掉吗?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含量已经非常高,可为什么科学技术越先进,建造的桥梁、楼房倒不如科学技术落后时期,甚至不如古代的先人呢?
钱塘江大桥已屹立了70多年,任凭风吹浪打,车轮辗压,仍岿然不动。现在的建桥人作何感想?前人造桥就一个心眼,把桥造结实了,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中间对得起人民群众的血汗钱。今人造桥由于利益熏心,选材料要廉价的,用施工队是亲戚的,设计方案要省钱的,致使短短几天坍塌了三座桥,创下了古今中外的世界纪录。不知还有多少桥在痛苦呻吟中。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造桥,造的是良心桥。可在当下,良心又值多少钱呢?茅以升造的钱塘江大桥是按20公里时速设计的,设计荷载铁路面轴重50吨、公路面15吨。当时平均每天仅有150多辆汽车、4.9对火车通行。但是,70多年过去了,这座桥动车可以跑到时速120公里,汽车可以跑时速100公里,40吨,甚至60吨重的汽车也在桥上跑。事实证明,塌桥的主要原因在于桥的本身,在于造桥人、在于造桥人用的材料、在于造桥人的良心。
桥塌了,有人把板子打在货车超载的“屁股”上,这不过是荒唐的借口而已,真正的祸根是良心黑了,当事人腐败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