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女之于爱情
最近看了杨绛的散文《我们仨》,对杨绛和钱钟书的幸福美满的爱情婚姻生活很是感慨,因而想写写爱情。首先说说爱情的幸运儿吧。杨绛给我们缔造的是一个才子佳人的爱情童话,她和钱钟书所拥有的是一段可遇不可求的旷世
最近看了杨绛的散文《我们仨》,对杨绛和钱钟书的幸福美满的爱情婚姻生活很是感慨,因而想写写爱情。首先说说爱情的幸运儿吧。杨绛给我们缔造的是一个才子佳人的爱情童话,她和钱钟书所拥有的是一段可遇不可求的旷世爱情,唯美浪漫。这对神仙眷侣精神相通,惺惺相惜,经营着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做到了爱情的最高境界——”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相濡以沫、琴瑟和弦。才女大多敏感、细腻,因而对精神的要求更高,唯有在精神上能保持一致的伴侣才能令她们心灵安宁。无疑杨绛是幸运的,上帝对她特别眷顾,她遇对了人,选对了爱情。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靠的是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
提到幸运,不能不令人想到林徽因。想来林徽因必是一个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女子。她是一个传奇,是一个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是三个著名的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对于爱情的处理,她冷静机智、游刃有余。浪漫的诗人徐志摩对她如痴如醉,视她为女神,并为她开中国现代离婚之先河。然而林姑娘清楚地看到热情浪漫的诗人的神经质、不接地气、无法把握,她对他生出了不可信任的直觉,在狂热的爱情面前,十六岁的她竟然做到了少有女人能做到的理智与成熟,她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在浪漫多情的诗人和成熟稳重的建筑学家之间,她选择了脚踏实地、门当户对、有共同爱好的那个。因为她明白这是稳固幸福的婚姻基础。
比起诗人激烈的爱,金岳霖的默默深情更是令人动情。他为她终生未娶,他为她一生守候,她占据了他整个心灵,“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无人能够取代她。即便是逝世多年,她在他心里依然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何能其然也?我觉得应该也是林姑娘的聪慧所在,她让这位才子爱上她的才情、精神、人格,而不单单是容貌。唯有精神之恋才能不舍不弃,才能经得起时光的打磨,依旧熠熠生辉。然而坚守精神之恋,几人能做到?无怪乎人们会感慨此情只因天上有。
我的一个姐妹曾对梁思成在林徽因病逝后再娶林洙,愤愤不平:怎么可以这样呢?他怎么还能再娶其他的女子呢?连女人都这么痴爱林徽因,足见林徽因的非凡魅力。隔着许多年的烟尘,风华传世的林徽因成了爱情书卷中最美的超脱了现实的梦幻般的剪影。
撰写爱情童话的还有三毛,年少时的我痴迷三毛的文字,羡慕三毛与荷西的爱情。当媒体披露三毛的爱情是杜撰的,那时的我是怎么也不能不愿不肯接受的。二十年后,我竟能坦然地去面对,去思考。三毛是自恋的不甘落俗的女子,万水千山走遍的她在撒哈拉的温柔的夜里,创设一个爱情童话,来表现她理想中的婚姻,来聊以自慰,来给读者爱的滋润,又何尝不可呢?
爱情是什么?爱情,原是微笑饮毒酒。洞悉爱情真谛的张爱玲却义无反顾地饮下了这杯注定了她一生悲苦的毒酒。张爱玲当然也是冰雪聪明的,她冷眼旁观离合聚散,冷酷描写世态炎凉,她的文字透着冷漠、傲然、惨淡、苍凉的底色,“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布满了虱子”。
张爱玲遭遇爱情时,却全然没有了理智和聪颖,有的只是一份傻两份痴。相爱了,全情投入,不管身份地位,不管金钱家世,在她眼中爱是单纯的、纯净的。在爱情面前,她“幼稚得可爱”(胡兰成语)。那样一部《色戒》,也许是张爱玲在诠释她眼中心里的爱情。任张爱玲如何地孤标傲世、目空一切,处处留情的风流才子只需如佛主般微微地张开五指,张爱玲便无处逃遁,甘愿低到尘埃里。
痴情的爱玲却没有得到爱的回报。从床前的明月光变成了衣襟上的饭米粒,从心头的朱砂痣变成了墙头的蚊子血。柔肠百转的她清楚地看到“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倾尽张爱玲一生热情的爱情谢幕了,张爱玲说:“我萎谢了!”这一句,令人唏嘘和心痛。这样一朵冷艳的花历经一场风霜的劫难,过早地萎谢了。张爱玲又是刚烈的、决绝地、宽容的。不爱的了,视同陌路,但也不谴责。张爱玲从未就这一场恋情说过只言片语。在她看来,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一场情劫造就了张爱玲一生的孤寂与凄凉。
和林徽因的世故圆润比起来,我更欣赏张爱玲的这份爱情纯净与决绝。这样一个用情至深的女子,她的委屈,无处言说。我时常会想那个如此骄傲的,落寞的,旗袍的背影,埋藏掉的,是多少难捱的黑夜,和孤寂的灵魂。我怜惜她,深深地怜惜。
情路坎坷的还有萧红。萧红应是智商极高而情商极低的薄命女子。她短暂的一生都在疲于奔命和动荡不安中挣扎,在三段来去匆匆的爱情里,她“落尽萧红”。其实对于爱情,萧红是心明眼亮的,“今后将不再流泪了,不是我心中没有悲哀,而是这狂妄的人间迷惘了我了”,然而,当爱情来临时,她却不顾一切地飞蛾扑火。我想,只因她太需要温暖,哪怕是一点点的光热。
萧红的爱情是一场昨夜的梦,梦里落花狼藉。
张爱玲和萧红都是自幼缺少家庭关爱的女子。想起了那句备受争议的话:女儿应该富养。其实我觉得女儿应该给她的不是物质上丰裕,而是足够多的能够让她感受得到的宠爱。这样,她长大以后便不易被巧言令色所迷惑,也不会被一丁点的温情而动心。用情太深的人大多得不到爱情的回报。淡看感情才能少纠结。
还想说说不谈爱情的池莉。池莉打破了我们对爱情的憧憬与梦幻——物质困扰下的精神之爱显得虚妄和奢侈。池莉的作品底色是沉重的、苍凉的、无奈的也是现实的。什么是爱情,池莉一语道破个中心酸,“说实在的,穷人有什么爱情,人与人处于怕孤单的本性结伴过日子,这绝不叫爱情”。
把爱情看得如此透彻的池莉,应该是经历了爱情的磨难的吧!查了些资料,愕然发现,在八十年代初道德森严的时代,有了未婚夫的池莉和有妇之夫的他经历了一场天昏地暗,天翻地覆,身败名裂的爱情,然而再轰轰烈烈的爱情都抵不了岁月的销蚀,十几年后,不相信爱情的池莉选择了离婚。
我想池莉的爱情走入这一步,是因为她太聪明了,看得太透,看透了就了然无趣了,怎么也不肯屈就了。
才女的爱情大多残缺悲苦。在时光的隧道里,才女们演绎着一场场令人叹息令人唏嘘的爱情。深情与劫难同在,孤寂与哀愁共存。想来,上帝已经给了你才华与风采,定然要给你留下一份遗憾。也或许是才女所要的精神共鸣太贵,倾慕她的男人,不懂她;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夜下随笔
下一篇:一个工人想当作者(之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