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田野上游荡

青春在田野上游荡

绮碎散文2025-04-18 00:17:06
我17岁下乡,27岁上大学。在农村十年的磨难中,最痛苦的莫过于政治上受歧视和前途的无望。无论我怎样努力劳动,磨破了双肩,都不能抵消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罪过。眼看着一批批知青返城,又一批批知青下乡,我的希
我17岁下乡,27岁上大学。在农村十年的磨难中,最痛苦的莫过于政治上受歧视和前途的无望。无论我怎样努力劳动,磨破了双肩,都不能抵消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罪过。眼看着一批批知青返城,又一批批知青下乡,我的希望也一次次破灭。粉碎“四人帮”后,我眼前展现出一线希望,然而1977年高考上线,公社还是硬卡住我的政审材料不报。直到第二年,整个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我才再次参加高考离开了农村。我永远也忘不了在绝望中给我关心和帮助的人们,是他们使我终于挺了过来。
十年蹉跎岁月。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它很可能就是我生命的五分之一、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想起来有时真有点忿忿不平!知青运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知青生活的苦难,无疑给我上了人生最重要,也是最深刻的一课。它使我特别珍惜今天的一切,常常促使我谦虚谨慎、努力工作。
近年来,我常常想起下乡落户的那个村庄,那里的山峦、河流、道路,还是那么熟悉。那里房东大娘的笑声、院坝里姑娘们的歌声、河滩上小伙子们的嬉闹声……还不时在我耳边回响。每当雨点打着窗外的雨篷,我便想起在农村半夜听见房顶上清脆的雨滴声时产生的愉悦心情——下雨了,明天不出工,可以好好睡过懒觉。
奇怪的是,那个曾给我无数苦难的地方,现在却让我魂牵梦绕。其实这种现象不难解释。我们一生中美好的时光是在农村度过的。当时虽有苦难,但也有欢乐,有丑恶,也有美好,它们一起被融入了我们的青春之中。我们虽然离开了农村,但却把我们最美好最宝贵的青春留在了那里。它一直在我们当年生活、战斗过的田野、山涧、树林里游荡。人到中年,总爱怀旧。当我们回忆年轻时的往事时,那些已被融入青春的苦难,借助于青春也似乎变得美好起来。难怪,近几年,老知青们纷纷携妻带子回农村探望,也难怪知青作家们总把农村描写得那么美好。
当过知青的人工作能力一般都有比较强,他们在单位上普遍受到尊重。人们都认为是上山下乡锻炼造就了这批能人。当老知青们在给别人讲述农村往事的时候,人们往往被他们在农村中的奇特经历所吸引。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则被一些人斥责为过时而常常被忽视。于是一些年轻人就产生了“我也要当知青”的幼稚想法。或许,这些就是知青生活的苦难被淡化的原因吧!
知青运动是一出上演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参演的“历史剧”。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也不可能重演。今天总结这段自己参与过的历史,客观地分析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和思考,想来对每一个人都会有启示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