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停:哈德门沟游记

走走停停:哈德门沟游记

帝座散文2025-10-27 19:51:50
这几天同事们相约要去哈德门沟采木瓜,我也想去见识一下——实在是不想让枯燥无味的庸碌充斥着自己的生活。早上一睁眼,天已亮了,我心里合计着,该不是睡过由了吧?赶紧拿过手机一看6:19,我定的闹钟是6:20
这几天同事们相约要去哈德门沟采木瓜,我也想去见识一下——实在是不想让枯燥无味的庸碌充斥着自己的生活。

早上一睁眼,天已亮了,我心里合计着,该不是睡过由了吧?赶紧拿过手机一看6:19,我定的闹钟是6:20,呵呵,这下成我叫闹钟了。起床简单洗漱了一下,带上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的东西匆匆下楼,按照和同事约好的时间赶到指定地点。

和上次去桃源的路线一样,依旧是上国道,只是这回一直向西下去。早上的天气还是很凉的,70~80脉的速度让冰冷的风越发显的凌厉,吹的我浑身直打哆嗦,手也失去的应有的温度。一路前行,忽然前方有一段阴森森的大雾,我们不得不放慢了速度,当阳光一照,雾气尽皆散去。离收费站大约3、4公里的时候,从学校旁边的道口向北拐过去,就是哈德门沟方向了。

生活中本不缺少美的东西,缺少的往往是一双懂得欣赏的眼睛。蜿延的柏油路在俊拔的山间盘旋而上,两旁青翠的群山则如涛涛江水般绵绵不绝。如果说我们已经厌倦了都市尘嚣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将此次郊游当作一次心灵的放逐,可能就会有另番感触了。

到了目的地,我们把车拐下柏油路,挂上一档沿着沟底的沙砾前行了几百米,回头看不着马路时把车停好。同事们拿出提前买好的早点,就着咸菜,简单垫了垫肚子。我一边吃一边观看周围的景色,我们所在的沟底应该是雨水冲刷而成,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头,两旁的山是满是翠绿的植被,还有几颗不知的大树,偌大的树冠颇有一种昂然的气势。

吃完了早点,大家分头寻来了干枯的枝叉,堆起一个石灶,打来溪水,架上铝锅,由其中的一位负责做中午的饭,我们则上山去采摘木瓜。

行至不远,就有同事发现了目标,我不认得木瓜的模样,赶紧凑上前去一看究竟。8月底的木瓜已经熟透了,有些像棉桃的形状,干裂成四瓣,用手轻轻一掰,里面一粒粒黑色的如云豆大小的果核便崩落出来。听说能吃,我咬开硬硬的果壳,露出的乳白色的果仁,有点像杏仁,放入嘴里再细细品尝,确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大家伸手够着枝条,甚至有的还爬到树上,将一颗颗木瓜摘下袋中。这颗树摘的差不多了,再寻找其它的木瓜树。我脚踩着凸起的岩棱,猫着腰沿着山坡向上攀爬。好些地方都是些细小的砂粒,踩上去非常滑,每一步我都小心翼翼,生怕滑下去摔个好歹。爬到半山腰,突然发现同围一个同事都没有了,抬头向上观看,山尖直入云宵,而我离沟底已经很远了。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我不想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在半山腰环视左右,蔚蓝的天空抹上几丝白云显得那么轻松惬意,起伏的峰峦被着绿色的盛装蓬勃着大自然的原始魅力,近处的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远处的则如了蒙上了一层细细的神秘薄纱,一明一暗,或近或远,恐怕妙手丹青也难以尽其华美吧。

这时听到同事们喊我的声音,我赶忙回应,经过千难万险,总算找到组织了,呵呵。同事们直冲我喊,“日出,快点,这里还有桑粒呢!”,起初我还以他们是在忽悠我,可到了近前果然有颗大桑树,上面结满了椭长形的桑粒,熟了的呈现紫红色,未熟的则为青黄色,外表呢像菠萝皮,一粒粒鼓鼓地排列着。我摘下一粒紫色的桑粒放到嘴里,香甜中略有一点酸,哈哈,味道真是好极了!

其实我已经N回吵吵着要去采桑粒了,上回七月份桑粒熟的时候却因为赶上下雨无法成行,眼下这都几月份了怎么还可能有啊?谁能想到就这么意外,采木瓜的时候居然采到了桑粒!

等我们采够了也吃够了,沿原路返回。在经过一株长长的软草边时,胳膊被扫了一下,立刻奇痛无比,仔细查看痛处却找不到扎了什么刺。我甩了甩胳膊,拿起相机找了个合适的角度把它拍了下来,等回去后看能找到它的相关资料不,另外也可以增加一些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嘿嘿。

回到出发地的时候,鸡肉炖土豆早已经做好了,两个人抬上锅,其余的拎上西红柿、饼子、酒水等,穿过马路来到溪边畅快地大吃大喝起来。就连我这平常饭量极小的人士,也吃了一大碗炖菜、两罐蓝带纯生啤酒、一个鸡爪、一个鸡排,后来还加了一碗香喷喷的炖鸡汤呢。同事们边吃边聊,我又迷糊起来,找了个背风的崖壁靠着小睡了一会儿——当然了,我的迷糊行为再次被同事当作了谈资,说我每回出去玩都要睡上一觉,呵呵,不管他们怎么说,我的确是困了。

——2007.8.30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