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为牢”:当“拆”!

“圈地为牢”:当“拆”!

废退杂文2025-04-07 03:45:33
洞察当今文坛,真可谓:姹紫嫣红三春在,花潮世界;百媚千娇数今朝,离骚家园。自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诗歌(网络诗人)、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中间代、信息主义、70后诗等流派“退潮”之后,21世纪初又
洞察当今文坛,真可谓:姹紫嫣红三春在,花潮世界;百媚千娇数今朝,离骚家园。
自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诗歌(网络诗人)、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中间代、信息主义、70后诗等流派“退潮”之后,21世纪初又风起云涌地出现了下半身写作、荒诞主义、灵性诗歌、新江西诗派、垃圾派、80后诗人等诗歌“劲旅”。它们的诞生,对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作用。
表面上讲,这些自发地源起于民间的诗歌“方面军”们旗帜翻飞,人强马壮;各种“门庭”标新立异,势头很足;给人的印象是欣欣向荣,红火兴旺。但只要拿眼望去,不禁天旋地转:这里,不仅有这样的诗刊、那样的诗刊,这样的网站、那样的网站,而且还有这样的论坛、那样的论坛,这样的比赛、那样的比赛,更有这样的社团、那样的社团,这样的中心、那样的中心!实际上呢,它们各自独立,占山为王,彼此相安,进水不犯河水。一个个以“我”为中心,自成一统,“圈地为牢”,无异于诗坛上的“军阀”和“帮派”。大有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坛上出现的早期“现代派”、“语丝派”“创造社”“狂飙社”等模样和派头。
置身其中,你恍然觉得:时光在仿佛迅速倒流,岁月好像在如驹飞逝,自己分明就在一部电视连续剧里,充其量,也只能是暂时当了一名极不显眼的群众演员,或是镜头里的街头上,快步没入人海里的一个低眉顺眼的匆匆过客罢了!——瞧呵:在自家刊物上,来回登载的,就是他们几个编辑和几个版主的诗文。在论坛上,互吹互捧、互歌互颂的,也是他们几个编辑与版主的声音。每有比赛获奖者,这几个版主近水楼台,往往捷足先登;每有征文荣誉者,那数位编辑一马当先,常常名登榜首。这几位“核心人物”,或“中坚力量”,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自以为是,唯我独尊。听不进不同意见,容不得旁人建议。一旦如“天子”发起怒来,则必“赤地千里,流血漂橹”,任你天王老子都不得安宁!更有甚者,是他手下豢养的一批忠实“虾兵”,闻听消息,便会舞刀操棒,蜂拥前来替主人抱打不平滴。而你呢,孑孓一人,在这里,既没有靠山与背景,也没有资本与阅历。你只能乖乖地做个配角,或当个跑腿的。顶多呢,你也只能说是为板块人气指数的提升做了些许的贡献而已。什么选稿,什么精华,不用问,还是人家“优先录取”(好比是独生子女高考加了20分似的);“圈子”外面的人是沾不上边边滴。
当你发觉上了当,一赌气,扭头踱进了另一个“圈子”里,别一个“论坛”内,sorry得很哪!时间不长,你又觉得,自己依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配角”,依然是一个渺小如钉的“过客”,依然是一个不足挂齿的“群众演员”!自己好像天生就是一块做补丁之用的“料儿”!临了,只骂一句:天下乌鸦,都他娘的一般黑。走人完事!
——然而,岂止是自己,即使红火一时的人,等到了另一个“论坛”,却又不能“红”、又不能“火”了。请问:何故呀?答曰:“圈子”也,“圈地”而成的“牢房”也!你看看,在《诗刊》上红得发紫的人,在《绿风》里几人能知?在《星星》里闪光的昨夜“星辰”,在今晚的《诗潮》里,又有几人发见过它们哪怕是一丁点的光辉?
所以,我们说,那些热心甚至是醉心建造文坛“圈子”、诗坛“牢房”者,其实是论坛繁荣、文化建设运动的阻碍者、破坏者。我们应当时时提醒他们:
——“圈地为牢”:当“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