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断的另一种猜想

红楼梦断的另一种猜想

发踪杂文2025-07-21 05:32:20
曹雪芹最开始写红楼,可能始于年轻时代。当时激情澎湃,甚至还有点功利思想,那就是在书中时逸兴横飞的弄一些诗文,尤以大量的应制诗、唱和诗为主,自然穿插于小说行文当中,以便引逗得世人知道,这大清朝还有我曹雪
曹雪芹最开始写红楼,可能始于年轻时代。当时激情澎湃,甚至还有点功利思想,那就是在书中时逸兴横飞的弄一些诗文,尤以大量的应制诗、唱和诗为主,自然穿插于小说行文当中,以便引逗得世人知道,这大清朝还有我曹雪芹的一片文辉!这大清朝该重视我曹雪芹,该起用我!
开始写红楼了,但究竟怎么个写法,当初只是个朦胧想法。那时他生活还比较优越,不免很有公子哥的生活作法,这在他的《风月宝鉴》里是有所体现的。但越到后来,他发现,自己先前所写的小说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写,会更有意思,更有深度,而且立足长远,更宜深入人心,播传久远。他于是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念头:写一本书,要么不写,要么就写好,留给后人传万代!
于是到后来,他就把心力大半用在了《红楼梦》一书的写作上。他一度写的津津有味,并且很有些知己陪伴左右,帮他抄稿,帮他提意见,给他种种服侍,他是很满足的。于是一写就是许多年。至于前后写了多少年,我很怀疑书中所说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不一定是真实记录。以老曹的文学功力,连续着写别中断,是用不了十年就能成就此书的。若从写作意念的萌芽算起就不止十年光景了。
花开年年相似,流水不似从前。人景物景皆换,悦意陡变阑珊。越到后来,他越发现,时光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多年中,发生了不知多少变故!平日里贫寒孤苦,后来又不断遇着坎坷,连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也死掉了,雪芹真是万念俱灰!他发现了人生的虚空,又不知怎么解决它。人相对于宇宙万物,是那么的可怜与渺小。他写作的欲望和兴趣陡减,自知再不能像先前那样的心态去写红楼了,或者说,他审视自己文稿的前后,才力竟有些衰减了,偶而竟也力不从心,于是渐有了放弃的念头。所以后来的写作,应该是时断时续的——但天意难违,老天可能看中了他的这种心事,竟在一次搬迁中遗失了一卷书稿,再后来书稿越来越值钱,竟有些人来偷,甚至于后来引起来朝廷的种种猜疑。这样一来,写书本来是件高雅的事情,反而成了累赘,成了祸端。
雪芹反观这人生是广远的虚空,任我说了多少,启蒙了你多少,你仍然是你,我仍然是我,必得在这世上走一遭才有所体会,最终是不如我不说透的好,就闭上这个嘴吧。花非花,梦非梦,一片迷蒙,留待后人评说!
事实证明,雪芹这么做是对着的。一部《红楼梦》,一部大人生。《红楼梦》阐释了中国维纳斯的永恒魁力,以其形式上的不完美实现了思想艺术的大完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