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关羽(2)

闲话关羽(2)

省刑薄敛杂文2025-05-06 14:56:24
关羽之义,义薄云天,尽人皆知。自从与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之后,便成为天下义气结交的典范,“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至今仍是兄弟结义的誓言宗旨。三人中,刘备感性,张飞粗直,真情容易流露
关羽之义,义薄云天,尽人皆知。自从与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之后,便成为天下义气结交的典范,“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至今仍是兄弟结义的誓言宗旨。三人中,刘备感性,张飞粗直,真情容易流露,义气溢于言表。而关羽则极深沉,喜怒哀乐一向不形于色,他的丹凤眼总是微微阖着,一睁开便要杀人,让人无法猜测他内心的情感波澜。
当关羽败走麦城殒身之后,刘备和张飞二人都兑现了当年结义时许下的诺言,为给关羽报仇付出了身家性命。刘备甚至起倾国之兵,但是,白帝城一战使蜀国大伤元气,可以说为了关羽加速了蜀国的衰微。
试想一下,如果三人之中不是关羽先死而是刘备和张飞中的一人呢?关羽会怎么做呢?能不能像他二人一样全其忠义?有可能。但是,会不会像当年被曹兵围困以后有条件的投降曹操一样变通一下呢?美其名曰舍小节而全大义。想当初,叔嫂共处一帐,关羽通宵挑灯批阅《春秋》,赢得磊落光明之誉。其实,既然心无二用,又何必挑灯夜读做样子给别人看呢?君子坦荡荡,行止端正,做个柳下惠又何妨。小人长戚戚,考虑事情要更周全一些。再说大敌当前,人困马乏,不利用有限的时间休养生息,保存战斗力,是对大家的不负责任,也许他早已做好了投降的打算。既然熟读《春秋》,难道连夫人都知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理都不明白吗?不要说一切是为了保护刘备的家小,看看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糜夫人为了不做累赘,投井而亡,忠贞节烈不逊于大丈夫。关羽却做不到,委曲求全,给后来的蜀汉事业埋下了几许危机。
华荣道义释曹操,后人齐声喝彩,认为他是一个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伟丈夫。我去不敢苟同,因报当年曹操的恩惠而背弃与刘备的盟约,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朋友的恶毒,关羽做事到底有没有原则,到底谁才是他的生死兄弟,他到底是为谁而战。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了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片中女主人公被汉奸粗鲁的强暴一次以后便深深地爱上了他,正符合张氏定律,征服女人要从阴道。仅仅因为这畸形的床第之欲就背弃了自己的信仰和职责,为救一个汉奸将自己的战友析数暴露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联想一下,二者之间还真有相通之处,看来张爱玲女士和李安导演对关羽的研究还算通透,学得还算到家。
幸亏历史没有跟我们开玩笑,没有让刘备或者张飞早于关羽下世,给我们造就了一个千古传颂的榜样,留下了一个壮丽的传说——桃园三结义。
说到这里心中忽然觉得是不是对关羽太过刻薄,不好意思,一家之言,权作笑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