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离乡的痛

背井离乡的痛

坑戮杂文2025-07-04 16:06:25
沐浴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中,我贪婪地吮吸着那一段背井离乡的下南洋历史。作为传统的中国人,是多么的不愿意背井离乡,多么的不愿意妻离子散。然而,在这一段下南洋的历史之中却记载着无数中国人纷纷离开自己的
沐浴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中,我贪婪地吮吸着那一段背井离乡的下南洋历史。作为传统的中国人,是多么的不愿意背井离乡,多么的不愿意妻离子散。然而,在这一段下南洋的历史之中却记载着无数中国人纷纷离开自己的家乡,去谋生活,去闯荡。他们是何时下南洋的呢?他们为什么要选择下南洋呢?
翻阅着历史的文献,那一段背井离乡的下南洋历史展现在我的眼前。从两千多年的汉代,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人开始下南洋。到唐代,移居东南亚的人数从少量逐渐开始增多。再到宋元时期,由于海外贸易的发达,移居东南亚的人数就更多了。然而,在明朝和清朝前期,前往东南亚的中国人突然急剧增多。
历史的文献使我在这里设下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仅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却大约有1500万中国人到东南亚国家寻找机会呢?
经过再次查阅资料,我似乎找到了为何在这一时期移居东南亚的人数会急剧增多,也似乎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要选择下南洋。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计其数的农民起义、外族入侵、王朝更替,使不堪战乱的普通老百姓和权利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了中国移民最好的迁徙地和避难所。
加上英国和荷兰殖民的统治影响。在英国、荷兰统治下的南洋,正在处于加速开发的过程,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然而,南洋诸国为了吸引中国工人,先后推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在马来西亚联邦最大的一个州——沙捞越州,在白色拉者二世执政时期,就颁布过一个特别通告:给中国移民提供足够的免费土地,让他们种植;政府提供临时住屋安置给中国移民;免费供给中国移民大米和食盐一年;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建立警察局保护中国移民的安全;中国移民可以永久的居住在沙捞越州等等。这样的政策对于中国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很多中国人在这个时候,有的携妻带子,有的抛掉二老,有的孤身一人,漂洋过海纷纷来到了南洋。
再加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农耕民族。然而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一亩三分田,愿意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生活。所以下南洋的中国人,也就是勤勤恳恳的中国人,他们为了彻底改变自己或家族的命运,只好痛苦的背井离乡,选择下南洋。
但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离国的人民,这完全是民间的自发运动。虽然他们面临着农民的起义、外族的入侵、王朝的更替,但是在那时侯并没有强迫他们背井离乡,使他们妻离子散。所以他们也就没有那种逼不得已,像惊弓之鸟一样的哀怨情绪。也没有那种失败、绝望、听天由命、跑到哪里算哪里的亡命天涯心态。在这次下南洋的大迁徙中,中国移民都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出走的。他们有理想、有目标,他们有志气、有勇气,带着开创新生活,打造新天地,追求幸福富裕生活的向往而走上了这条漫漫的迁徙之路。
可作为一个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移民,他们对自己从小就有的文化记忆是很难磨灭的。当他们前往南洋打拼天下的时候,他们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往南洋,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异乡土地上生根成长,或许这就是他们对祖先的认同以及对原乡的记忆吧!
当每一个中国人读到这段背井离乡的下南洋历史时,心中都充满着一股心酸感同时也掺杂着一股自豪感。虽然他们在原居住地呆不下去,活不下去,只好出走,只好出去讨生活,但是他们的这一次出走,这一次讨生活,给中国的历史添上不朽的一页,也创造了我们中华力量的延伸与强大。我们必须记住他们,体会他们背井离乡的痛,一定不可以忽视他们下南洋的悲壮历史。因为这部历史,是一部中国人在海外血泪斑斑的创业史;到新世界去努力、去开拓的光荣史。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