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化”的血管里可还有一点道德的血液?
  “根据国际油价变化情况,当前成品油价格已到了上调窗口期,根据国家有关部委的要求,为给成品油价格上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办公厅、思想政治工作部、股份公司财务部、石化报社研究决定于2011年2月1日-11
              “根据国际油价变化情况,当前成品油价格已到了上调窗口期,根据国家有关部委的要求,为给成品油价格上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办公厅、思想政治工作部、股份公司财务部、石化报社研究决定于2011年2月1日-11日,组织网络宣传员围绕成品油价格调整开展优秀网络博文评比活动。”这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办公厅《关于举办优秀网络博文评比的通知》的开篇语,这个通知在微博上被曝光,引发热议。(02-13 来源:解放日报)。
什么叫利欲熏心?什么叫不择手段?什么叫巧取豪夺?什么金钱至上?“中石化”的作法给了一个很好的注脚!为了自己一家的利益,就恨不得让石油天天涨价,为了能够让涨价成为现实,就不惜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法营造舆论!真是让人服了。难怪有人说中国商界许多的东西,都超出了百姓的想象力;中国企业的许多的事情,都超出了群众的承受力;中国商人的许多作法,都超出了专家们的知识面。总是让人目瞪口呆,总是让人转不弯子来。
过去,我们只知道"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而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上说,那些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不法资本家的行为。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因为性质不同,是断然不会有这些行为的。但是,事实却一次又一次教育了我们:只要是这种利润能够给掌握资本的人带来利益,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法资本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利润就敢于置道德和法律于不顾的!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2010年,中石化净利润突破千亿元大关。毫无疑问:这么巨额的利润都是来自于消费者,都是石油价格一涨再涨的结果。但是,中石化还犹嫌不足,还在狮子大张口,还想狠狠地掏消费者的腰包。而且还幻想让消费者在没有痛感地情况下被掏,或是有痛感,但也心甘情愿地被掏。所以,还要“组织网络宣传员围绕成品油价格调整开展优秀网络博文评比活动”,还要“给成品油价格上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样的“工作热情”,这样的“完美方案”,这样“不断追求”,这样“永不知足”,“中石化”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让人无话可说了!
中国的许多事情都让人搞不懂,特别是一些垄断企业的事情更是让人如雾里看花。就说这石油经营,就让善良的百姓怎么也看不懂。当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时,中国市场石油价格也一路上涨,而且是奋力争先!但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时,中国市场石油价格还是逆风上涨,并且是屡他新高!当企业利润下滑时,企业股票指数是直线下跌,企业利润不断攀升时,企业股票的指数还是直线下跌,石油价格下跌的时候,股票指数随之下滑,石油价格上涨的时候,石油股票的指数也还是大头向下。中国经营石油的这些垄断企业,就象一个双头怪兽,一头张着血盆大口吃消费者,一头张着血盆大口吃股民。把自己养成了一个肥硕得走不动的庞然大物!
退一步说,如果它们巨额利润的大头上交给了国家,都惠及了民众,都造福了社会,那么,它们这样做,公众还能够理解、能够接受。而让人不解、也让人愤怒的是:它们一方面绞尽脑汁从消费者和股民身上捞取巨额利润,另一方面还厚着脸皮,理直气壮地向国家讨取巨额补贴,并且屡屡成功!世界上哪里找得到这样的好事?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法资本家哪里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国有企业,本来就是应该为国家创造财富,为发展积累资金,为社会分忧担愁,为百姓谋取利益。但是,象中石化这样的企业,除了给自己谋取利润外,还给国家、给社会、给百姓贡献了什么?近些年,经常有人呼吁:企业家的血管里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中石化这样的垄断企业血管里可还有一点道德的血液?这样的做法怎么能够取信于民?企业不能取信于民,又能够走得多远?所以,中石化应该及早地改弦易辙,多流淌一点道德的血液,早日回到正常经营的轨道上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