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和我们一起长大的“理性爱国”者
表达爱国热情,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回溯中国近代黑暗、屈辱的历程,历史巨轮每一次滚滚向前,其背后的原动力都是蕴含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深深的爱国精神。无论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还是“
表达爱国热情,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回溯中国近代黑暗、屈辱的历程,历史巨轮每一次滚滚向前,其背后的原动力都是蕴含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深深的爱国精神。无论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还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每一次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体国民就会迸发出“不得之,毋宁死”民族血性。时至今日,为什么会在“爱国”二字前加上“理性”这个形容词,网络上给出的解释是:“在日本右翼势力抛出购岛言论后,激起各地进行反日游行活动后,一些不法分子冒充爱国青年混杂在游行、抗议队伍中进行打砸抢等活动,严重扰乱了各地治安和正常的抗议活动,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在此背景下,理性爱国思潮逐渐在网络和社会上兴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浮躁的想法。理性爱国论主张通过合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态度,在以不越过法律的前提下表达诉求,爱国绝不是僭越法律的借口。”
每一次大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其实都是一次公民意识觉醒、民族认同感加深的过程,而事态发展至今,难道真的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混在游行、抗议队伍中借爱国之名,行害民之实吗?”这几天许多年逾六旬的老人由衷感慨:“仿佛一夜之间,又回到了文革。”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46年前那场“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狂热运动,“打砸抢烧”会成为群众运动的代名词吗?如果没有当今日益加剧的贫富差距、官民矛盾,反日爱国的游行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吗?Cosplay毛主席,打砸富人的名车……正是这一问题最好的回答。
然而,无论如何,爱国绝不是僭越法律的借口,集体非理性的背后是有法不责众的心理作祟的。网名“重庆莫若”的网友发布称,他的日产越野车“被爱国青年卸下螺丝”,甚至还有殴打日系车主,头骨破裂的极端案例。这样的行为不仅法律不允许,同时也违背了最基本的人伦道德,诸如卸螺丝的行为“无异于谋杀同胞”,这与文革中种种惨绝人寰的行为又有何区别?的确,假如爱国表达不能在一个理性和合法的框架内,那么就算日本右翼势力为恶,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而引发抗日“暴徒化”、国人互殴、社会动荡加剧,岂不正中敌人下怀,亲痛仇快?
泄愤式的爱国,保卫不了钓鱼岛,更保卫不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失去了对法律底线的恪守,激情就会变成恶魔。“义愤填膺”地打砸同胞的汽车,“同仇敌忾”地围攻在华的日本人,吃霸王餐,抢劫店铺,这些暴行,跟爱国毫不沾边。面对当前钓鱼岛局势,两岸三地,从官方到民间,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国家主权的高度关切和绝不退让的郑重决心。国家和民族形成了高度的团结与一致。人心的凝聚、团结的局面,是共同维护国家主权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破坏同胞公私财产的行为不仅于法不容,还可能离散原本形成的团结氛围。
今天的中国不是六七十年前的中国。尤其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们有足够的自信,自信在舆论上,在法理上,在道义上,即便在未来可能的战场上,都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既然如此,我们虽然气愤,但不做小动作,不捞小便宜,我们只等着看日本最终自取其辱,而不会丧失理智,对家人乱发脾气,在对手面前失去风度。钓鱼岛是中国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只要拿出足够的信心、决心和智慧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祖国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侠义小说中的消息儿——埋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