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七绝二首》赏析
为《长白山诗词选》所作七绝二首江泽民一九九一年一月,第三次到吉林,旧地重游,倍感亲切。恰逢雾凇奇景,满城冰挂,欣然秉笔,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一九九八年三月,“两会”期间,吉
为《长白山诗词选》所作七绝二首江泽民
一九九一年一月,第三次到吉林,旧地重游,倍感亲切。恰逢雾凇奇景,满城冰挂,欣然秉笔,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一九九八年三月,“两会”期间,吉林同志索句京华,忆及旧景,思于今事,吟成七绝二首。
其一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其二
又是神州草木春,同商国计聚京城。
满堂共话中兴事,万语千言赤子情。
[赏析]
江泽民同志的这两首诗,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出路,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诗应唱出心声抒民情
第一首诗,赞扬了北方的美丽雪景,表现了江泽民同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第二首诗,感情更加强烈,表达了中国人民精诚团结、共谋大计、振兴中华,为祖国繁荣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这是领袖的厂心,也是人民的情。
二、诗应易读含蓄形象化
江泽民同志的这两首诗,语言浅显,内涵深邃,意境开阔,形象鲜明。
这两首诗,完全可以这样说,凡识字的人,一看就可读懂。如念给不识字的人,也全能明白,并有强烈的艺术性,达到雅俗共赏。
第一首诗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比喻贴切,引人入胜。特别是最后一句升华到极高的思想境界,喻示了凡美好事物,都是来自于“艰辛”的创造和奋斗。
第二首诗以光辉灿烂的明明媚春光,象征了祖国的锦绣前景。有人说“象征”手法是从西方借鉴来的,实际上在我国古典诗歌里并不少见。
三、诗应继承和革新
江泽民同志的这两首诗称为七绝,但按所谓诗词的规定来说,有些地方平仄并不符合七绝的要求。为上下句的平仄相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而第一首前两句第七字“晴”和“春”都是平声,第二首前两句第七字“春”和“城”也全是平声。这种打破严格平仄束缚是十分必要的,没有革是难以前进的。为此,这两首“七绝”,很自然当属“新韵”范畴。
四、诗应形式美
江泽民同志的这两首诗,是古体诗形式。这种形式,特其民族性,历来深受人民喜爱。虽然诗体形式应是多样的,但绝不可能不讲究形式。失掉了诗的形式,也就失掉了诗。没有了诗的形式,也就没有了诗美。
五、诗应有韵律
江泽民同志的这两首诗,抑扬顿挫十分鲜明。节奏感很强,再加上句尾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从顿挫看,每句都有三顿音节,读得自然流畅。
从韵脚看,第一首押前鼻音“根”韵,第二首押后鼻音“东”韵。可以说押得适中,押得稳实。
诗的韵律是不可少的,古今一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改革始于流动
下一篇:潘金莲能算是好女人吗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