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认识的蔡碧
认识蔡碧,有些年了。至于何时和他认识,已经不记得了,但肯定是在某次免疫规划工作培训班上认识的。对他只有两点印象:一是相貌。面庞方正,嘴大而唇厚,还有一双浓眉大眼和一头蓬松卷发;二是声音。讲话洪亮震耳,
认识蔡碧,有些年了。至于何时和他认识,已经不记得了,但肯定是在某次免疫规划工作培训班上认识的。对他只有两点印象:一是相貌。面庞方正,嘴大而唇厚,还有一双浓眉大眼和一头蓬松卷发;二是声音。讲话洪亮震耳,如果在一个大型会议室讲课,他即使不拿话筒,相信坐在最后一排的学员仍然听得清清楚楚。当工作队在省厅集结的时候,我一眼看到他出现在队伍之中,心里顿感异常亲切,并不是因为他是我的上级业务领导,而是因为我们都搞免疫规划工作,可以算是同行了。奔赴汉源县途中,我慢慢发现他非常平易近人,经常和队友一起谈笑风生,出语幽默、风趣,从不拿教授的架子吓人,不拿学者的威风扫人。
来到汉源县后,我对他的认识逐渐加深。刚到汉源县疾控中心报到上班的第一天,我和他便结下了共事的缘份。那天上午,我本已被队部分配到慢病组负责慢病专业工作,但在下班前的几分钟,我鬼使神差地溜进了疾控科。当时,听到了张科长在和蔡碧说话。当听到张科长希望蔡碧带领下的免疫规划组协助他们把儿童接种信息化建设工作搞起来的时候,我顿时来劲,就鼓起勇气对蔡碧说:“搞信息化我也熟悉,算我一个吧!”蔡碧马上满口答应:“行啊,没问题,我们正缺专业人员呢!我请舒主任协调一下,调你过来吧。”后经队部临时党支部书记舒天翅同志协调,我便从慢病组一下“跳槽”到了疾控组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现在想起来,如果蔡碧当时有一丝的犹豫不决,凭我矜持的个性,是不会再向他提任何要求的。但我也不会怪他,因为他对我并不熟悉,彼此更无交情。而他居然爽快地接纳了我,这让我除感激外,只能用“敬业”二字去理解他的言行。
儿童接种信息化建设工作,汉源县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启动,现在要把它搞起来谈何容易!这其中的辛苦只有同行才能体会。“先搞两个试点吧,然后再以点带面,向周边乡镇辐射,争取今年年底覆盖整个汉源县每个接种单位。”蔡碧经过深思熟虑,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于是,免疫规划组按照这个思路忙了起来。从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编写培训教材,到深入全县医疗、保健机构开展调研活动,蔡碧都一次不落,即使下乡吃玉米棒和土豆当午餐,也得算上他一个。在到马烈乡搞调研的途中,突然遇到雨后泥石流阻路,车只得小心绕开而过,眼看前面的道路,越来越陡峭,越来越险峻,而雨后的山体,土壤被浸泡了,随时都有滑坡的可能,见此我都胆颤心惊,车愈向前行,我的心脏愈加紧缩,可再瞧他一眼,他居然在闭目养神!
8月27日,我们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汉源县9个试点单位信息操作员齐集在汉源县疾控中心会议室,接受信息化试点培训。那一天蔡碧很兴奋,讲课的声音异常洪亮,声音穿透墙壁,惹得隔壁和楼上科室的人纷纷来瞧热闹。事后,我们同蔡碧开玩笑:“是不是给女学员上课就声音特别洪大呀?”他也不生气,望着我们,回报以憨厚的微笑,眼神却是那么的纯洁。
应蔡碧之命撰写“关于汉源县免疫规划工作的初步调查及建议”一文,本人颇费心思写了个初稿,自觉还算满意,拿给蔡碧一瞧,才发现露洞不少。于是,我们两人就在疾控科的电脑旁,我坐着,他站着,一起讨论、斟酌、推敲,到了下班时间却浑然不觉,直到有人提醒我们,才如梦方醒,对此我们不禁相视而笑。
免疫规划工作固然非常辛苦,我和队友们都有一个共识:和蔡碧在一起,领略他幽默、风趣的谈吐风采,学习他精湛的业务技术,欣赏他平易近人、憨厚耿直的性格,便觉得在汉源的每一天,都过得那么充实、那么愉快。
能够在雅安市地震重灾区汉源县启动儿童接种信息化建设工作,蔡碧功不可没。我们是这样想的,却没有这么跟他说,因为这样说的话难免有拍马屁之嫌,而他也不会接受。“我们现在为灾区所做的事,比起志愿者在灾区的无私奉献,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是蔡碧有一天和我们一起去上班时,于不经意中说出的话。说这句话时,他那一脸的真诚和那近似武汉话的口音,我至今记忆犹新。
愚钝的我到现在才发现,其实,蔡碧是一个很实在的人。
写这篇稿子时,我称他为蔡碧,还好我们年龄相若。写完稿后,我从心底里称他一声:蔡教授!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