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精巧绝江南

“退思”精巧绝江南

三蛇羹散文2025-04-14 04:33:32
同里最吸引人的去处无疑是著名的退思园了。古镇同里,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铸就出退思园。2000年11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使这座私家园林如一夜金染,横空而出,成为江南古镇的唯一。可以亳不夸张地说,退思
同里最吸引人的去处无疑是著名的退思园了。古镇同里,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铸就出退思园。2000年11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使这座私家园林如一夜金染,横空而出,成为江南古镇的唯一。可以亳不夸张地说,退思园是我见过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我称心满意的几个中的一个。
退思园是清代一个官僚的私家花园,已有100多年历史。园主任兰生是同里人,做官做得不小,授资政大夫,赐内阁学士,任凤颍六泗兵备道,兼淮北牙厘局及凤阳钞关之职,有权有势地管过现今安徽省的很大一块地方,后来他落职回到了家乡同里,花十万两白银,请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3年精心营建了这集居家、待客、游玩、观赏于一体的天地。园名“退思”,立即使人想起《左传》中的那句话:“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退思园是一座小巧玲珑、精美绝伦的园林。它占地九亩八分,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亭、台、楼、阁,水光山色,花香鸟语,充盈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它既简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走进退思园,这座小园像一个扑朔迷离的舞台,引领你去欣赏江南一座座十分珍稀的建筑。
退思园的构思很奇特,它一改中国古典园林南北走势的纵向结构,而变为自西向东横向结构,把宅院挺到了开门见山的位置。这种打破常规的建筑格局,据说主要是为了藏富,人一进去就见到宅院,以为见到底了,其实曲径通幽,里面尚有万千风光,给人以“一进更比一进美、一景更比一景奇”的惊讶和欣喜。
退思园的大门很不明显,只是一个简单的砖雕大门。退思园的主体建筑宅第分内外两部分。外宅有前后三进,由门厅、茶厅、正厅组成。门厅又称轿厅,轿子到此便要停下,轿厅两侧原有“钦赐内阁学士”、“凤颍六泗兵备道”、“肃静”、“回避”四块硬牌执事,一旦重门洞开,自是一片森严,威风凛凛,气势煊赫,庄重肃穆,令人望而却步。茶厅为接待一般客人所用,只有正厅才是用来接待高贵客人和操办婚丧喜事的地方。正厅后面是一个窄仄的天井,然后就是高墙,院里植以密密的翠竹,同去的误以为这就没了,其实旁边另有一侧门,绕过侧门却别有洞天。
侧门后的这组建筑和刚刚的第一组院子平行,但无论是建筑还是院子的尺度都大很多。这就是内宅,是主人和家眷生活起居的地方,建有南北两幢各五楼五底十开间的“畹香楼”,清灰色砖瓦,桌椅书橱,楼梯扶手,以及地板都是红漆漆刷而成,却脱落的一块块。一些琐碎的陈设并无什么特别之处,这样的剥落斑驳倒是显出一种旧来,只是多少有些做作的痕迹。楼与楼之间由回廊贯通,东西各有一个楼梯可供上下,南北一式落地长窗,五楼屋底挂落栏槛,檐廊相接,典雅明敞。这种雨天不湿脚、晴天又遮阳的环形建筑,民间又称之为“走马楼”,又有主仆上下时避让之功能,为江南之冠。中国建筑的木结构,大大限制了建筑物的形式,尤其是建筑物的跨度,然而,匠师们精心创作的这曲径回廊,使退思园的建筑艺术更加精彩动人。
园主为使居室冬暖夏凉,底层东西间的地板均制成长方形条块,随气候变化而或装或卸,灵活自如。楼南六间平房供侍者所用,称“下房”。内宅还是藏宝匿重地,因此内宅两侧石库门均用清水方砖砌成,以防火防盗。砖木结构的封火门,据说在同里的明清建筑中,仅此两扇尚属原物,其余都为近世复制。住宅虽分东西,但布局紧凑,可分可合,分则各成院落,合则浑然一体,可谓匠心独具,思之缜密。
踏上狭窄的楼道,穿过一小小的厅房,拐弯上了安静的长廊,这斜支起一扇窗的阁楼,便是古代大家闺秀的绣房了。一张黑色的大床,雕刻着美伦美奂的图案,床架两头及上顶都镶嵌着一面长方形的明镜;床上高挂红绡帐,兰色碎花布做成的被褥被叠放的齐齐整整,右边紧连着床的是同色系的精美梳妆台,这种泛青的墨黑色,氤氲某种淡淡的古旧的情怀,让人的思绪一下子就恍惚了起来。鼻翼间便象有了股似有若无的幽香萦绕,镂空的菱花镜,就似真的映照出主人如花似玉的容颜,优雅娇媚的眉目,盼顾举止之间,风流婉转,倾国倾城。到如今,却是古镜犹在,佳人已逝,只惹得百年后的观者兀自惆怅。
这是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场所。绣楼面向园子,却无法在这片园子里登上去。这就有了故事:小姐养在深闺,却也需要一些情趣。闲来无事的时候登上绣楼看看楼下的风景,却发现一位翩翩公子在园中读书,于是乎小姐用个绣球、手帕或纸条什么的丢过去,击中了公子。公子见了小姐自然心向往之,可找遍园子周围却无法上去,可望而不可及,着急啊!小姐在楼上乐不可支,嫣然一笑,关上窗户撇下这只呆头鹅回屋休息去了。
通往绣楼的楼梯藏在前一进园子的二层楼内,而且还在一层的中堂之后,真是隐蔽的很。虽然现在也没小姐,我们还是爬上去到绣楼转了一圈。想想当年的公子被小姐耍得也真惨,而且就算找到楼梯了要是碰上老爷夫人正在中堂前坐着,知道了楼梯在中堂后都无法上去岂不是更干着急了。
临窗处放着一架古琴,琴弦已然断裂了两根,是不是因为美丽的女主人生前有一段伤绝孤寂的心事,不能对外人道,故夜深人静,独自抱琴排遣呢?
看完不大的宅院,心中未免有些诧异。导游把我们带到一堵白墙前,正在我们不明所以的时候,她却朝我们微微一笑,轻推墙壁,白墙向外凹去,竟然是隐藏着的两扇门!那门极为沉重,内木外砖,既防火亦防盗。跨进门去,一幅美丽淡雅的写意瞬时显现眼前:一只雕饰精美的旱船在脚下静静的停泊,视线从船头掠过,可以瞥见一泓清澈的池水上飘着几片浮萍,浮萍中一朵白色的荷花悄然寂寞地绽放。
中庭为西宅的结尾,也是住宅向花园的过渡。庭院以坐春望月楼为主体,楼的东部延伸至花园部分,庭前植香樟、玉兰,苍劲古朴。小院所用笔墨不多,却引人入胜,衔接自然,为花园起到绝好的铺垫作用。中庭花园以高墙相隔。庭中古木掩映,清雅幽静,樟叶如盖,古兰飘香,怪石嶙峋,清雅幽邃,有引人入胜之妙。年岁已高的广玉兰在阳光下送来阵阵清香。
庭院当中是供宾客相聚、舞文弄墨的旱船,船头朝东,前舱八扇长窗如锦屏障目,隔而不断。船头面对“云烟锁钥”月洞门,船身相接漏窗暗廊,隐去船尾,俨然一艘待航的客船,将游人引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