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充值送公寓:挑衅公众感情的“期货”

医院充值送公寓:挑衅公众感情的“期货”

敛掠杂文2025-04-02 17:19:05
深圳某医院年末推出促销:消费者只需往该医院的储值卡中充够80万人民币即可获赠深圳东部30平米以内精品公寓。该院经营院长还透露,该措施自11月20日推出以来,相关的咨询十分火爆,不少消费者当天便预约前来
深圳某医院年末推出促销:消费者只需往该医院的储值卡中充够80万人民币即可获赠深圳东部30平米以内精品公寓。该院经营院长还透露,该措施自11月20日推出以来,相关的咨询十分火爆,不少消费者当天便预约前来充值,截止目前充值人数达数十之多,相关公寓正在紧张的订购之中。她还表示,充值送公寓是医院系列优惠措施之一,除了送公寓之外,还有充50万送Smart轿车、充10万送iPhone5手机,以及消费满一定金额送现金卡(万元以下)等促销措施。(12月7日凤凰财经网)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这个我们生活周遭处处都充斥着营销的时代,即便连“为人民服务”、“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疗行业,也未能免俗,乍乍乎乎地裹挟其中。其实,类似的这种促销活动,聒聒噪噪地满大街都是,并不鲜见,比如说移动的充100元送50元,充300元送100元之类的劳什子多如牛毛。但是乍看到这则报道,还是让我对该医院的营销力度之大、之魄力、之胆识感到惊讶。毕竟,她们是医院,这般明目张胆的叫嚣式促销,终究还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从初步结果来看,该医院院的这一次营销无疑是成功的,至少是博得了一些缺乏公共情怀媒体的逐臭和关注,另外也达到了其初衷,“不少消费者当天便预约前来充值,截止目前充值人数达数十之多”。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不论充值的消费者(准确的说应该是患者,非要称之为消费者,也确实别有深意)是否已经按照医院的承诺那般得到了房屋产权所有证,医院方面至少已经是800万的现金流入囊中。
医院是什么?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它是一种公共机构,其任务是治病救人,历来是老百姓最为崇敬的地方之一。喜欢偶尔钻钻故纸堆的人应该知道,具有泱泱5000年辉煌史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之一。医院一词最早来源于自宋人陈耆卿的《安养院记》中的记载:“安养院在州(苏州)钤厅后,旧名医院,宝庆中改今名。”医院一开始设立时,是供人避难的地方,使来者能得到帮助。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为收容和治疗病人的专门机构。旁征博引地罗嗦了这么一大段,笔者无非是想说明,从医院的发展史来看,它自存在之日起就带有公益的性质,救死扶伤的公益性应该是其天然属性。正是因为医院有了这种公益的天然属性,千百年来的大夫们一直将救死扶伤的精神予以绵延不断,薪火相传。也因如此,医院一直成为老百姓心中近乎神圣的代名词,在医院工作的医护工作者也无不被人冠以“白衣天使”的特荣,享尽了世人的称颂和膜拜。
不知道从何时起,医院这一圣地遭到了玷污,慢慢的从人们对她仰视的视线中滑落到了人人喊打的灰色地带。君不见,近年来,“白衣天使”屡屡遭到了神坛下百姓们的不信任目光,医护关系日趋紧张,纠纷不断,甚至患者砍杀医生的事情也不时见诸报端。是老百姓错了?还是社会错了?抑或是医院这一曾经圣洁的地方一夜之间不再神圣了?思前想后,不难得出结论。老百姓依旧是秉性善良、谦让忍耐的老百姓,吃五谷杂粮依旧容易生病,一如既往地需要医生的救治;社会依旧是美丑并存的社会,处处闪射着人性的光辉,将丑陋倒逼到阴暗的角落。笔者以为,归根结底还是医院错了,这与其价值理念不无关系。也许有人会说,医院尤其是民营医院,自负盈亏,一大家子的人正嗷嗷待哺呢,不疯狂逐利难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死在沙滩上的命运。没错,医院毕竟生活在烟火人间,其逐利性本也无可厚非。古代大夫讲究的是“医者父母心”,追求的是悬壶济世,行走于大江南北,也没见几个饿死于他乡异地。但是,医院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与老百姓的身心健康休戚相关,切切不能让疯狂逐利的资本属性不时从笼子中钻出来,布局一些让人真假莫辩的营销策略,以套取老百姓本来囊中羞涩的血汗钱。
关于医院的公益属性,在此按下不表,把话题回到深圳某医院充值送公寓这件事情上来。从表面上看,充值送公寓的促销手段,在今天是再正常不过了,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让人搞得笔者跟生活在改革开放前一样,一点世面都没见过。实则,这种充值送公寓的营销手法,既是对广大无房民众的一种居高临下的布施式策略,也是对公众感情的一种公然挑衅。为什么这么说?你先充值80万人民币,就可以获得深圳东部30平米以内的精品公寓,表面上看是患者白赚了一个公寓,何乐而不为?事实上呢,公寓确实是真送了,可是80万的人民币充进去也是真充进去了。问题在于,患者需要那么多钱来治病吗?即使是说患者现在正生着病,且是慢性病,确实需要那么多,那80万人民币的医疗消费如何进行,患者能真正意义上作得了主吗?这无疑也是一笔糊涂账。套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的话,谁又能保证医院方面在公开透明消费的幌子背后,暗藏着待几何时面对患者实现信心不对称名义下的欺诈。真到那时候,患者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在技术密集型的医院眼中,只不过是刀俎上的鱼肉而已,悔之晚矣;真到那时候,不得不住在狭小的30平米房子里扼腕叹息一声,再来一句国骂:他妈的,我上当了。
按照深圳某医院负责人的说法是“不少消费者当天便预约前来充值,截止目前充值人数达数十之多”,这一充值送房子的营销似乎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真是这样吗?笔者以为未必,要么是自导自演的“双簧”,要么就是将偶尔有那么三五个头脑发热患者数量上的放大,然后意淫一番,这正如放毛片一样,苦了自己,但终究还是让看客多少有点暖意,甚至跃跃一试。还有一种可能是,房子是社会热点,这无疑也是噱头。放眼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太大,很多人不吃不喝的干一辈子都不能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想成为房奴都不可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房子随时都可以吸引民众眼球的关注,推出这么个充值送公寓的促销活动,确实是有着非凡的看点。可是,医院方面拿群众这么敏感的房子和健康来说事儿,其心确实叵测。窃以为,这无疑是对公众感情的一种挑衅。你没房子是吧,好,我财大气粗,有的是钱。你先充80万真金白银,我送给你一房子,小是小了点,但是也能勉强凑合着住。孰不知,在这么小的房子里住着,是不是能憋出病来,真的憋出病来,也无妨,院方早就想好了,你不是充了80万吗,刚好可以来消费看病。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对《医院充值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