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圣其徳与外王其业
做人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即内圣其徳与外王其业。内圣,就是修徳行;外王,就是做事业。这两个词出自曾国藩先生的《挺经》,分别有内圣篇和外王篇。我觉得这两个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我很欣赏这两个词。在做人
做人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即内圣其徳与外王其业。内圣,就是修徳行;外王,就是做事业。这两个词出自曾国藩先生的《挺经》,分别有内圣篇和外王篇。我觉得这两个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我很欣赏这两个词。在做人方面,古人重在修身,而今人重在做事。其实这两个方面都不可忽略,但修身重于做事。因为人无徳而不立,没有人的道徳伦常,那就是“识字之牧猪”。不是说有一张人皮就是人了,猴子长得也象人,但它不是人。因为它没有人的心性、道徳和伦常。古人很看重这些的,讲的是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与三纲一起,来维护社会的根本秩序。做人要以立徳修身为根本。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的就是修身。
宗教里也讲,有了这个徳,今世不得来世得,当大官发大财,是因为他有这么大的福徳。没徳的人连要饭都要不到,因为他没有徳来作为交换。徳与道是相通的,老子的五千言就叫做《道徳经》,讲徳与道合则无所不为无所不施。“道”是天道,是宇宙的真理,道是善的,也是能忍的。而徳与道是相通的,具有“道”的特性,是人的思想境界适应了“道”而产生的物质。如果人作为一个小宇宙,同化了宇宙的“道”,那么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可与天地相感而无所不能,那是大自在的真境界啊!孔子,作为老子的学生,他悟道而创立了儒家学说。可以这么讲,老子重点讲了“道”——修炼的心法,而孔子重点讲了“徳”——做人的哲学。
内圣其徳,就是要按照圣人们的教导以立徳修身。外王其业,就是要发展事业壮大自己。因为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在安身立命的同时,更要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做人要有自己的事业,才能达到“兼济天下”。
内圣其徳,外王其业,就是要达到“内外兼修”,通俗的讲就是“徳才兼备”,事业是一个人的能力大小的具体体现。徳在先而才在后,先做人后做事。否则,事业做大了也许对社会的危害更大。现代人研究原子弹,可以称霸世界,似乎比古人能力更大,而且现代工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但是现代人偏离了“道”,何其危险啊。古人讲“害人如害己”,很多人不明白这个理,其实就是说的业力轮报啊,是指人没有了道徳之后的可怕后果将来都会叠加到自己身上。外王其业要以内圣其徳为根本。只有守道重徳,才能外王其业。
一个人能力越大,那么他做坏事的能力也越大。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那么外王其业反而是坏事。希特勒任徳国总理期间,使徳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现代徳国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几乎都是希特勒时代完成的。希特勒的徳国还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而成功的申办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希特勒真可谓外王其业啊,但就是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付诸战火,将灾难推给了世界,最后他自己也死得很惨。没有内圣其徳的外王之业,不会给自己和世界带来幸福。
所以,我们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排在第一位,没有修身就谈不上其他。一个人不修身而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象大谈如何在沙滩上建漂亮房子一样。内圣其徳者不一定外王其业,但外王其业者一定要内圣其徳。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80年代看病是何等容易
下一篇:社会的退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