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瓶酒丢官,让人感慨万千

为两瓶酒丢官,让人感慨万千

燕关杂文2025-05-28 13:12:04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6日报道,新西兰一名内阁部长因买了两瓶酒而卷入挪用公款风波,25日宣布辞职。房屋部长希特利(PhilHeatley)被媒体披露不当使用政府信用卡来支付部分私人开销后,本周已公开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6日报道,新西兰一名内阁部长因买了两瓶酒而卷入挪用公款风波,25日宣布辞职。
房屋部长希特利(PhilHeatley)被媒体披露不当使用政府信用卡来支付部分私人开销后,本周已公开道歉,并偿还约1000新西兰元。报道指这笔钱是他和家人的部分旅费,但也包括公事方面的开销。(02月26日来源:中国新闻网)。
看了这条新闻,让人有无限的感慨,堂堂的一位内阁部长,只因使用政府信用卡支付了两瓶酒款,就弄得丢官弃职,岂止是郁闷,简直是窝囊!按照新闻中所说的,新西兰房屋部长希特利不仅为这件事公开道歉,还偿还了约1000新西兰元。1000新西兰元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5300多元。5300多元在中国的一些贪官眼里连一蝶小菜都算不上,但是,在新西兰就丢掉了部长的职位,这岂不让中国的贪官笑掉了大牙?
但正是因为有了对官员这样严厉的监督和管理,有了这样对腐败行为的零容忍机制,新西兰才成为了全球廉洁度最高的国家。
据总部位于柏林的透明国际2009年11月17日发表的2009年全球“贪污观感指数”,在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新西兰以9.4分的廉洁度排第1位,而这也是新西兰第三次获得“世界最清廉国家”这一称号。
官员是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是社会的标杆。官员的手中掌握资源配置的权力,如果官员不廉洁从政,不真心为民,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谋私,想尽办法腐败,就会腐蚀社会肌体,吞噬公众信心,损害政府形象,危害国家安全。正如《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所说的那样: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因此,作为官员来说,第一个品德,就是必须清廉。
但是,在中国,有些官员却是抱定“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的宗旨,是一朝权在手,就要谋私利。但是,却从来没有听说,中国有哪位官员因为挪用公款几千元公款而辞职、而丢官的事。媒体上曝光的腐败官员,贪污受贿的金额少则几十万,上百万。贪污受贿过千万,过亿元的贪官也已经不再新鲜。他们一次次地冲击着公众的心理底线,挑战着社会公德的底线。让公众司空见惯,公众也见怪不怪了。在去年多次的民意调查中,官员腐败始终是公众最关注、最不满、最担忧的一个问题,也是阻碍中国崛起的一个障碍。
象中石化原总经理陈同海受贿人民币1.9573亿余元,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和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696万余元,上海市浦东新区“炒房处长”陶建国,收受开发商贿赂房产多达29套,价值1379万余元。在重庆打黑行动中落马的黑社会保护伞文强,就有8处房产,其中的一套“受赠”别墅价值就达3000万元之巨;温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戴国森因“杨湘洪案”被牵出后,在他的家中搜出十多本房产证,等等无不让人瞠目结舌,让人不寒而栗!
而据这些腐败官员的供述,他们无一不是在试探中腐败,是在渐进中变质的。当他们初次腐败时,没有人及时地制止,没有人快速地处理,这就让他们大胆起来,让他们放纵起来,最终导致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就象刚刚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的重庆贪官彭长健所说的那样:腐败的过程就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腐败官员完全是置党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置执政的宗旨和为官的道德于一边,而是当官就是为了捞钱,从政就是为了谋利。另一个原因则是:我们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还不到位,不立体、不全面。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还存在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不敢,下级监督太软的现象。对问题官员、腐败官员的处理还不够不够及时,不够坚决。一直等到酿成了大案,这才处理,然而损失已经不可挽回,影响也不可消除。
中国有句老话: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小腐败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阻止和处理,就会酿成大腐败,就会给国家造成难以挽加的损失。因此,要想杜绝官员腐败,就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来惩治腐败,以零容忍的机制来监督官员。如果我们也能够让那些贪污两瓶酒的官员马上“下课”,有谁还敢前腐后继?
令人欣喜的是:2月24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详细规定了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八大方面的“禁止”,并详细列出52种“不准”的行为。这就是把对腐败监督的关口前移,把对官员的监督更加细化。相信那种贪污受贿几万、几十万还能处之泰然,或是边升边腐的现象从此会大大减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