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五美,屏四恶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曾经提倡过一段“五讲四美三热爱”,规范了国民的日常言行,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其实不仅现如今需要这样提,即便是我们的祖先孔子,也曾提出过“尊五美,屏四恶”,提出了做人做事的根本原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曾经提倡过一段“五讲四美三热爱”,规范了国民的日常言行,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其实不仅现如今需要这样提,即便是我们的祖先孔子,也曾提出过“尊五美,屏四恶”,提出了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接受一下再教育。孔子对于做人做事,有过很多精辟的阐述,如“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如“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如“侍于君子有三愆”,如“君子有三畏”,如“君子有三戒”,如“君子有九思”,等等,对我们做人做事提出了很好的忠告,是很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过,在此不再重复。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孔子的学生子子张问老师,怎样才可以管理好政事呢?孔子说:“尊崇五种美德,屏弃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管理好政事了。孔子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循循善诱,耐心地给予解释。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就问:那么老师,什么是五美呢?孔子就说:君子给予民众以恩惠而自己却不浪费;劳动民众而民众并不怨恨,有欲望而不贪婪,舒泰而不骄傲,威严而不凶猛。这就是君子需要具备的五种美德。具备了这样的美德的君子,就可以处理好政事了,因为这样的人,百姓心服口服,真心归附,还有什么政事处理不好呢?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尔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接着问:给民众而自己却不浪费,应该怎么做呢?孔子解释说:看民众在哪些方面可以得利,便在哪些方面引导他们去得利,因势利导,这不就是施予恩惠而不浪费么?选择可以让民众劳作的时间和事情去劳动民众,又有谁还会怨恨呢?意思是要使民以时,不能瞎折腾百姓;追求仁德便收获到仁德,还有什么可贪求的呢?孔子说,“我欲仁,而仁斯仁至矣”,你想得到仁,仁就会来到你身边的,看你自己是否真正地想得到仁;无论人多人少,不管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他们,这不就是舒泰而不骄傲么?君子衣冠整齐,目光正派,神态庄严,令人看了产生敬畏之心,这不就是威严而不凶猛么?孔子对于自己提出的“五美”,逐条进行了阐述,深入浅出,以理服人。
子张曰:“何谓四恶?”孔子解释了五美,子张接着询问老师什么是“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而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孔子解释到:不经过教育,便横加杀戮,叫做暴虐;不先告诫,便要成功,叫做暴躁;开头懈怠,突然限期完成,叫做坑害;同样给人家东西,该给时却又出手吝啬,叫做小家子气。这就是君子应该戒除的“四恶”。
五种美德,虽然是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提出的主张,但是,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能做到这五点的人,肯定是令人尊敬的人。这样的人当百姓,他是好人;当领导,他是好领导。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处理不好政事呢?
而“四恶”呢,对于大事说是四种恶政,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四种恶习。试想,哪个人具备了这样的四种恶习,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呢?仔细想想看,我们自己在平日里,是不是偶尔就犯一犯其中的一种或两种错误呢?所以,要力以戒除,远离恶习,接近仁德,不断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和道德水准。
“尊五美,屏四恶”虽然是孔子对于如何管理好政事提出的原则,但是,对于我们做人做事,不是同样适用么?我们“尊五美”而“屏四恶”可以让我们的人格更加完善,品德更加丰满,使自己言行得体,处事周密,为人谦和,思维缜密,不是有助于我们人生境界的提升么?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相应成正觉。莫将经典束高阁,茶余饭后悉心学。莫负明月当空挂,怎忍红日又西斜。多读好书成习惯,正知正见促正觉。”
人生的命题实在太大、太大,我们需要从各种的经典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比如从《论语》里吸取有益的成分,帮助我们不断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生命,改造自己,完善自我。既然赵普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那么,半部论语,也足可以为我们煲一碗温馨的心灵鸡汤吧。我们不断地阅读,不断地理解,汲取其中精华的部分,不断充实我们的人生。
2012.09.20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从无“杯酒释兵权”
下一篇:为两瓶酒丢官,让人感慨万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