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瑶族民歌旋律的艺术特色
【内容提要】我们伟大的祖国就犹如一个姹紫嫣红的大花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都有各民族韵味独特的音乐,其中瑶族的瑶歌就是一朵最绚烂多姿的奇葩,本文就试图从瑶族民歌的旋律美做一些初步探讨。一说到
【内容提要】我们伟大的祖国就犹如一个姹紫嫣红的大花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都有各民族韵味独特的音乐,其中瑶族的瑶歌就是一朵最绚烂多姿的奇葩,本文就试图从瑶族民歌的旋律美做一些初步探讨。一说到瑶族,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过山瑶”。其实,根据他们居住的地理位置和服饰不同而分别称之为“东边瑶”和“西边瑶”。“西边瑶”又称“过山瑶”,“东边瑶”又有“深山瑶”与“浅山瑶”之分。从他们生产、生活环境来看,总称为“过山瑶”。瑶族其实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清代诗人屈大均就曾有“瑶俗最尚歌,男女杂沓,一唱百和”的诗句。
【关键词】瑶族民歌曲调舞曲富川瑶歌过山瑶平地瑶红头瑶
从曲调上看,瑶族音乐的曲调多样,喜、怒、哀、乐无所不有。据初步了解,全国瑶族的音乐曲调不下20种。例如,勉瑶《盘王大歌》中的八支曲,拉珈瑶的《香哩歌》、《师公调》;平地瑶的《呦嗨歌》、《啊波咧歌》;布努瑶的《酒歌》、《散旺歌》和坳瑶的《大声歌》等,不胜枚举。这些曲调都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色彩。许多歌谣都以其衬词而得名。其中以《酒歌》、《蝴蝶歌》、《拉发歌》、《香哩歌》最为著名。
在日常生活中,瑶族人民常常以歌代替语言。为此,瑶人无事不成歌,瑶山无处不有歌。瑶歌多姿多彩,情趣各异。比如乳源瑶族自治县的瑶族民歌就分为两大类:即山歌和祭祖歌。山歌一般以“1?3?5”三个音为结构的骨干音,属于散板体,具有浓厚的瑶族民歌风格和特色,音域跳跃较大,音调高昂动听,民歌旋律比较悠扬和宽阔,节拍自由,富有一定的思想感情和本民族在生产、生活和风俗特点。乳源瑶族民歌的曲调基本上由“5?6?1”三音及“1?3?5?6”四音组成。既有咏念性质的朗诵调,也有三拍子的比较活跃和抒情的旋律。瑶民歌共同的因素基本是宫3"3型和角3_4型的大声韵。
一、富川瑶族的标志性民歌——《蝴蝶歌》及其他瑶歌
史籍记载早在唐宋时期富川就是广西瑶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元、明、清以来,瑶、汉、壮等民族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富川瑶族丰富异常的民间音乐,其中瑶族二声部民歌《蝴蝶歌》,就是富川瑶族的标志性民歌,其旋律还曾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定时播音的乐曲之一,并被国内一些艺术院校编入了大学音乐教材。
“蝴蝶歌”为五声调式,多宫、徵、商、羽调式,风格明快活泼。音阶音域多是“1235”四声音列五度范围。“蝴蝶歌”在歌腔中频繁使用衬词,特别是“的”字,几乎每字必衬,使歌曲显得热烈活泼,这在中国瑶族民歌中很罕见的。它的和声音程是以大小三度为主,又经常出现长时值的大二度音程,然后解决到同度,富有富川瑶族的独有色彩。节奏型多是鬃 鬃 祝峥旎钇谩U觥昂琛鼻鞲挥械裕艘恢只钤净犊臁⑷惹槎挥谐挠∠螅庠谥泄窀柚锌晌绞嵌朗饕恢摹?
《蝴蝶歌》的曲调为四声宫调式(do.remi501),音域五度,旋律进行以主音上方三度音与五度为主要支撑音,以级进加小三度跳进为主,兼有四度跳进,一字一音,每字必衬,并有专门以衬词构成独立的音乐段落,如短《蝴蝶歌》的三、四句就由衬词构成,长《蝴蝶歌》的第三句可以任意加长衬词。其音乐织体为支声式,同起同落,上下声部的和声叠置以密集型为主,乐音时值以均分八分音符为多,节奏是长短相间,并有意地在密集节奏过后拉长乐音时值,造成段落感,将音乐推向高潮,再加上kZ造成的“蜜蜂声”,然后同度收声。整首歌听起来像“炒豆子”一般,轻快活泼,充满新意,律动性强,一气呵成,美不胜收。
“蝴蝶歌”属二声部,在四声五度内行腔,歌声同起同落,上声部为“抛高”,下声部为“抛低”,唱“抛低”者为优,但歌手必须二个声部都练熟,以便在通宵达旦长时间对歌时调换上下“声气”,她们演唱的“蝴蝶歌”在二、四句词后的长垛句有两次停顿,与其它的“蝴蝶歌”有明显的区别,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瑶族社会流传至今的文化作品中《,蝴蝶歌》曾被认作是“瑶族音乐文化之典范”,其演唱时的“和声效果,是中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的”。
而《跟声瑶歌》流传于富川都庞岭余脉山地等过山瑶山区,现存的《跟声瑶歌》腔种有“过山声”与“九夹声”两种,“过山声”属于高腔,“九夹声”属低腔,均为卡农式二部民歌,演唱时,上声部称“抛高”或“硬唱”,下声部叫“抛低”或“软唱”,在曲子即将结束时,上声部“等声”,下声部即刻“抢声”、“重叠”,同声同度收声。故当地歌手称其歌种为“跟声瑶歌”。
“过山声”歌词常见的有七言四句或三七七七句式,压脚韵。衬词较多,用过山瑶语唱。其音乐为上下句结构的单乐段,在反复咏唱时,以字就腔做相应的旋律变化,起音高亢,色彩明亮,为五声宫调式,节奏宽松,拖腔自由。“九夹声”歌词常见的有七言四句和五言四句。无衬词,用过山瑶语唱。“九夹声”之“九”,意为十声九低,“夹”意为不放开,小声唱,当地歌手说:“九夹声唱得快,四句话两句唱完,低声就是讲的意思。”“讲”就是不拖声,无衬词。上下句单乐段结构,含半降角、半降徽的中立宫调式。起音低婉、声腔简洁,节奏单一,它是“过山声”的浓缩。《跟声瑶歌》一般在节日喜庆、盘王节、坐歌堂时对唱,内容有历史歌、情歌或生活歌等,声部组合为同声二部。
由于过山瑶人特定的生存环境与生活习惯,其音乐大多体现了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风格,即有节无拍非均分律动,节奏形态常常是前紧后松,长音、停顿较多,并通过间歇以造成句逗或段落感,同时,也便于进行音乐思维活动,以利即兴编词。过山瑶民歌其音域大多在五一六度以内,旋律进行以平稳的级进为主,兼有四一五度的跳进,常以属音或主音作段落终止,全曲收尾一般落在主音的低音区上,体现了瑶人向善平和的性格。从旋律风格上看,过山瑶音乐基本上是徽调与宫调风格,色彩,还是宫调色彩的歌腔,均喜欢以上主音级进到主音收腔。
《呀来嘿》流传于富川劳溪山脚柳家乡延伸至钟山县的沙萍乡、红花乡的红头瑶区,因歌中固定衬词“呀来嘿”而得名,也叫“沙萍山歌”。歌词结构为七言四句,音乐为上下句结构,带自由变化重复的复乐段。歌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