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有一段奇幻旅程
在电影里,那是一段奇幻的漂流,因为奇幻,所以让人忍不住一遍遍的问,真的吗,这些都是真的吗。有些人说是的,因为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就像影片里的作家,说这段经历更精彩,而有些人说不是真的,比如影片里的保险员
在电影里,那是一段奇幻的漂流,因为奇幻,所以让人忍不住一遍遍的问,真的吗,这些都是真的吗。有些人说是的,因为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就像影片里的作家,说这段经历更精彩,而有些人说不是真的,比如影片里的保险员,理由是香蕉不可能漂浮。然而每个人的答案,无论是否相同,出发点都不是源自单纯的相信。正如那个保险员所说,这不是我们需要的答案。相信与否已经不再重要了,我们只关注它是否是我们需要的那个,它能否让自己写的书畅销,能否让我们的报告被通过。甚至对Pi来说也是一样,两个版本的故事,哪一个让他心里稍感安慰呢。 Pi自小便比其他孩子更执拗、更敏感,他信奉宗教,不止一个,但对每一个都倍加虔诚,并且发自内心的去揣度,进而深信,Pi的父亲说他是盲目,我倒觉得,这是一个孩子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坚守,他深信万物都有善良的初衷。正因为儿时的他没有太多俗世纠结,才会一遍遍的向神父表达自己的困惑,才会有一颗宽广的心来容纳一切,无论它们之间是否矛盾,因每个宗教都有着善良的内核,Pi便愿意去相信这些宗教。在他的眼里,这就是他的信仰,其实无关宗教。他所相信的,只是在老虎的眼睛里看到的,除了自己之外的别的东西。
当暴风雨来临时,他没有像家人一样沉沉睡着,而是渴望去触碰那壮观的一幕,他不知恐惧,因为这狂风暴雨来自他心中的神,他始终觉得即便它骇人,也是亲和无害的,就像他曾经企图亲近的孟加拉虎。而之后的一切经历,都在挑战这个他信奉了十多年的人生信条。当恐惧、饥饿、疲倦通通向他袭来时,他还在努力的坚守着各种宗教的约束,不食肉,可以吃饼干,与野兽同船,也不可以主动去伤害它们。但是每一个孤寂的夜晚,面对神秘而瑰丽的大海,Pi和老虎都深深的望向那深不可测的海底,他们都看到了什么呢。他曾经拥有的一切,他的家人,他的动物朋友们,包括他心中信奉的莲花,统统都沉入了海底,在生命正在经受想象不到的考验时,能够支撑他的还剩什么呢。他只剩下一只老虎,和心中始终未成形的信仰。是的,我从未否定过Pi的信仰,但他的信仰自始至终都不是那些宗教,而是在大海上他对自己说的话,不要绝望。而让他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的,却是那个最初令他害怕难过到在黑夜里独自垂泪的老虎,亦或者说,是他被各种宗教和现实束缚住的自己。如若我们真的单纯选择相信信仰,我们没有理由去背负那些枷锁,因为那些让我们失去理性,进而否定现实,那些条条框框只是宗教为了证明自己是独特的存在,人们或许将信仰依附于宗教,却应该认清信仰并非只是宗教,信仰本就应该是自由的,没有具象的,它终究不会是毗湿奴变成的鱼,也不会是某一些神明变成的食人岛。信仰永远源自自己,源自自己的不绝望。这是影片提醒我去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回归到现实生活的Pi痛哭不已,他说不是为了自己的际遇或者得救,而是为了帕克就那样突然的离开了自己而难过,这表明他要否定那些曾经拯救过他的东西,比如那些动物,那个小岛,也可以说是他的自我和他的信仰。
人们说李安的电影善用隐喻,于是便开始像连连看游戏一样为影片里出现的每一个角色安排上一个能使之说的通的物象或意象,与其这样开启上帝模式的创造,倒不如完全让自己融进去,其实,我们都有一段奇幻的漂流,回想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怎样一步步去否定,那些开始时只被别人否定,自己却愿意相信愿意触碰的东西,然后又是如何的去否定了自己,否定了那部分也许很固执但却支撑你走过一段不为人知的难过困苦的自己,那部分的自己或许野蛮、刁钻、自私甚至残忍,但我们能够做的,本可以不只是单纯的否定而以。就像成年之后的Pi在诉说时,也忍不住流下清泪,他说,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你好好告别。成长必然经历怆痛,渴望完美的我们,却错把对过去的摒弃视之为你进步的证明。曾经色彩斑斓的自己如若必定要面临失去,请记得他是你曾经珍视的美好,请好好安置他们,以免下一步要迈进的人生,色彩被渐渐的抽离。
记得看电影时,后排的一位仁兄在看到Pi上岸后的画面时曾笑言,这老虎都瘦成这样了都没吃掉他啊。我想,这或许就是Pi能够得救的原因。在我们自我挣扎的时候,若是被兽性的自己给吞噬了,那么我们就永远也没有机会上岸了。Pi开始时一直与帕克敌对,他曾想抛弃它,杀死它,但这样的Pi也是活不下去的,如果没有了帕克,Pi也许早就被那个充满生命力却独独排斥他这个弱小生命的神奇大海给折磨绝望了。最后,Pi在帕克的眼中看到了胆怯和对生的渴求,这是我印象很深的一幕,少年无畏的晶亮瞳仁与野兽怯懦的眼神相遇,久久的凝视,我们得以正视自己,我们在彼此的眼神里都看到了无助的自己,我们终获得了一个机会,去感悟的更深。Pi终于将帕克揽进怀里轻轻抚慰,这样的相处才使得他们活着走到了最后,走向了所谓的圆满结局。所以,我们该怎样与自我相处,与那部分不幸被自己所厌弃的自我相处,才能让我们的漂流保持奇幻而不至于迷失方向,最终以清醒的姿态走到人生的彼岸。我想这是影片想让我们去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影片的最后,Pi问那个作家,你更相信哪个故事,作家选择了第一个,姑且不去讨论原因,Pi说他看到了上帝,我想,那是因为他没有去否定老虎的存在吧,Pi希望人们意识到,他和老虎帕克是真的共同存在的,我们都是如此,在或迷茫或艰难的成长漂流中,也许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部分被你否定的自己究竟帮了你多少,你怎么忍心一味的去否定。唯有这样清醒的认识自己,不做无用功的剥离,才会有故事最后圆满的结局吧。
看过不少电影,却从未有特别偏好的导演,因为总觉得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我们本身,导演渴望表达的自己若有幸被人懂得,我想也并非仅仅依仗一部电影而已。但即便如此,还是要感谢李安的这部作品,它是一部视觉盛宴,也是让我们去思索自我的桥梁。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理水”对中国的重要影响
下一篇:狗梁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