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水”对中国的重要影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理水”情有独钟。中国人早期的理水都是局部性的,且都带有神话色彩。比如河神台骀治理汾河,“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古老传说。中国最早的“理水”英雄当属大禹。大禹的踪迹遍及华夏大地,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理水”情有独钟。中国人早期的理水都是局部性的,且都带有神话色彩。比如河神台骀治理汾河,“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古老传说。中国最早的“理水”英雄当属大禹。大禹的踪迹遍及华夏大地,他所到之处留下了许多“大手笔”,像劈华山、凿龙门等,可以说,黄河流域(特别是以“风陵渡”为轴心的“‘中国’三角地带”),物阜民丰,风调雨顺,成为此后中国文明最早的缔造者,大禹是功不可没的。
大禹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北方。古代黄河是一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害河”,重要体现就是下游河道的摆动。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人家,本来后来中国第二大的华北平原就是人家老人家当年一手建造经营的,到了大禹的时候,黄河还是“单身汉”脾气,今天从天津入海,明天从东营入海,后天从江苏入海,想咋跑就咋跑,因此黄河是中国河流中最有中国特色“政治气度”的河流,那时候黄河之神河伯的影响就很大。
黄河流域哪个部分得益于大禹最多?理所当然是渭河平原,也就是所谓“八百里平川”,所谓“襟黄河而带天下”,就是说渭河平原代表黄河流域最有“定性”的地带,与其缔造的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有鲜明对比,果然,秦川上的长安一带后来长期成为中国理想的都城所在地。
要说黄河带有些男性粗犷豪爽的性格特征,其功绩是后天勤奋、不懈努力的结果。那么长江就像是一条文静、早熟、早慧、懂事、漂亮的女子。
长江自古以来从来不怎么闹事,尽管她的追求者围着一大群(多支流),一路上从来都不缺少其他雄性气息江河的呵护和陪伴,大家都不远万里,甚至弯曲都不弯曲一下,就奔长江而去。就是入海口都显得雍容华贵、含情脉脉,有黄浦江携手入海,让人不禁想起“道一声珍重”那首离别诗,也可以说,上海是长江带来的嫁妆。
长江是世界上非常稀有的禀赋卓越、天生丽质,有好命的河流。她奔腾在青藏高原上,本来遇到虎跳峡可以像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那样南下入海的,可是偏偏选择了切断横断山脉掉头北上,进入四川盆地,过三峡,从“梅雨江南”地带入海。这条道路均处于暖温带地区,因此她从不冰冻。
青藏高原上同流的三个兄妹(澜沧江,黄河,长江)各自选择了不同的轨迹,均成为有建树的河流。
黄河是一路绵延北上闯荡,其实是一路顺着一个清晰的脉络的,那就是顺着从天山到河西走廊北侧,到阴山,到吕梁山,到中条山这样的脉络,硬硬的把中国的版图划出一道“家”的轮廓形象。澜沧江和长江像是姐妹两个,澜沧江缔造了中南半岛文明,是嫁出去的姑娘,长江缔造了中国的长江文明,他们都是“长寿”的河流,都达到了各自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
都江堰铸造了四川盆地的基本人文背景,钱塘江上的运河则启迪了后代修通大运河的灵感,灵渠的修建则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力量和眼光,而且对于“诸越”加盟中国也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禹之后一直到隋唐,中国文明都是以黄河为轴心的。中国第二次有重要意义的“理水”是“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大运河的开通是为了解决中国东北地带常受异族骚扰的问题的,但是结果却不是隋唐“明君”们能预料的,正如后世所印证的,它的开通反而使得蒙元、满清两度入主中国。
从地理上来讲,修建大运河的手笔比大禹治水更大,那是条纯粹的人工建造的河道,从文化的影响上来看,过去中国文明的轴心地带(黄河“三角地带”)移位,中国成为一个“文明核心地带”不太明显的国家。
大运河的开通,还使得以前中国地理的“秦川之尊”不复存在,地理背景下中国人的地理直觉与隋唐以前已经全然不是一个系列了。因此很难说后来的中国人能理解自己祖先的业绩,哪怕他再智慧超群。
蒙元和满清的入主中国也不全是件坏事,因为中国版图的确定真正的是在蒙古时期,西藏、台湾、南海等地区正是在此时加盟中国的。与此同时,中国与隋唐以前的“友好邻邦”日本、越南等国家关系却是渐行渐远,逐渐的开始了“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矛盾、复杂纠缠的历史,这是笔者提醒中国人务必清醒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大气与小气
下一篇:我们都有一段奇幻旅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