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随心换,物随情移

境随心换,物随情移

疏喇喇杂文2025-08-24 06:23:41
一、风轻的游记特点一直很喜欢风轻写的游记,风轻的游记不同于当下许多游记,一笔一笔的写行程路线景观景色,而是属于他独有的心情游记。在他写的游记里,你也许无法象看导游手册或者其他游记那样清晰地了解某地的历
一、风轻的游记特点
一直很喜欢风轻写的游记,风轻的游记不同于当下许多游记,一笔一笔的写行程路线景观景色,而是属于他独有的心情游记。在他写的游记里,你也许无法象看导游手册或者其他游记那样清晰地了解某地的历史延革、风景典故,景区路线等等,也许连该地有哪些特产,到底有多少景观名胜都不知道。但你却可以放松心情,随他畅游,保准能让你领略到别人所无法给予的更纯粹的景物特色;你更会随着他的心境起伏,感悟到一些平时未曾注意过的、或是已经有所感悟却一直没有凝聚成形的人生体会;更可能勾引起你浮想联翩的记忆,而那记忆之门一旦悠然打开,便不能断绝……
他的心情游记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凤凰游记》和《在路上--北疆游记》。正如这两篇描写的不同地域一样,《凤凰游记》的笔触如他所描写的江南山水,南疆景色一样细腻多情、敏感纤柔。而《在路上――北疆游记》则如北疆一样大气磅礴,粗旷不失柔软。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让人有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读了还想再读的感觉。
在他的笔下,你看不到很多成语诗句,华丽词藻。只是淡淡的白描,就能让你领略山光水色之秀、四时变换之美。这点与他本人给人感觉很一致,明明看上去相貌中上,一身朴实无华清爽自然,却更给人一种气静神闲,儒雅俊逸,卓尔不群的感觉。(嘿嘿,算算我用了几个成语,我还真做不到他那两下子。)
风轻的心情游记最大的特点,是景物景色会随着他的心境不同随时变换感觉,让你在同一时刻体验到不同的感受。他的《凤凰游记》是最能体会这种感觉的。正因为这点,在他的游记中,很难找到相似的景物描写,让你不会有千篇一律的感慨,但那种轻松自然的感觉却会一脉相传。
其实,因为时间、地点、情景的不同,人的想法和观念及感觉也会不同,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这些想法、观念、感觉,一时一变难以复制。风轻提起他写的《凤凰游记》时,就曾说过:“现在都找不到我当时写这些文字时的感觉了。”用文学上的术语来说,就是灵感是很难抓住的,当时抓住了,就抓住了,事后却很难再寻。用哲学上的话说,就是“一个人不可能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读去领略,他当时的心境变换所给我们留下的美丽和思考。
二、浅析《凤凰游记》
下面我就谈谈我所看到感觉到的,他在《凤凰游记》中,因其不同的心境变换给人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一)初到凤凰--凤凰不是凤凰
文章开始,风轻因为怀着很高的期待走进凤凰,可看到的却是:
“不必说那在入城处拦住所有进城车辆揽客的‘导游’,不必说那伪装成古董模样的新建小楼旗幡飞扬,不必说那全中国的旅游地都能见到的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低劣的旅游纪念品,单是那高声喧哗,密密麻麻如过江之鲫般遍布街巷店肆的游人就已经让人了无兴致了。”
在这里,他看到的凤凰是满眼的市侩市俗之气,与他从沈从文那里读到的那个典雅韵致、清新秀美的凤凰可谓是天差地别。他不禁怀疑,这真的沈从文笔下的那个凤凰吗?
但当作者子夜时分披衣而起,离开现代化的宾馆,走进夜里的凤凰时,他看到和感觉到的则是另一种风情:
“星星灯火在雾气中落寞地半睡半醒,横亘水面的虹桥寂然无声,沱江水亦流淌得闲散庸懒,江畔几只小舟冷清地靠在岸边,与错落的小楼相依相偎,想也都睡着了吧,沱江替她们打着轻轻的鼾声。夜阑人尽,凤凰终于拂去身上的俗尘,舒展了她应有的妩媚和娴雅。”
这时他才相信:“我已经来到了凤凰。”
而作为读者的我,也随着他的一字一句走进了夜中凤凰,梦里沱江。感受着夜里凤凰的娴静沉逸,领略着沱江之水的温柔妩媚。每次读到这里,都会让我产生一种感动的情绪,好想依偎在沱江的怀抱,与它一起轻轻的呼吸,听它轻轻的鼾声……
 (二)晨曦中的凤凰--似水流年的感叹
夜里的凤凰给风轻的感觉是娴雅沉静的,清晨的凤凰却给了他更多遐思和联想。而这种遐想带给他更多的,是对世事变迁时光流逝的感叹。于是他写道:
“如此这般,沉浸在这片静谧中,让疲惫的身心离开喧嚣的尘世。
仿佛一切都是无声的,我让自己去侧耳倾听,倾听那碧澄的沱江缓缓流淌。但我明白,纵是冥心屏气,我听得见的最多只是空谷回音,我听不见的却都是似水流年。”
是啊,那幽远的的槌衣声,那吱呀作响的古老水车,及那看着河水静静流淌的吊脚楼,都仿如空谷的足音般震动着人们那空旷的心灵。不由不让人有一番似水流年的感慨。
而那似水的流年呵,看似缓慢却如碧澄的江水一样,无声的从指间缝隙中滑落,抓住的只是一些滑过时留下的浅浅痕迹,却抓不住点滴时光;听到的只是淙淙流水声,听不到的却是千年往复无法重回的叹息
这种对似水流年的感叹,到拜谒沈从文先生的墓地后达到了一个顶点,于是他:
“从墓地下来,我谢绝了揽客的三轮车,沿江边往回走。这种时候,是适合一个人静静地走一走的。”
有些惭愧地说,我是从风轻的笔下了解的沈从文。以往虽然在书本上,他人的嘴里听到这个名字,却从来没有想过去认识和了解这名字代表了什么。直到看了风轻的这篇游记,才开始走近沈从文……
 (三)认识凤凰--妩媚的凤凰
随着风轻与朋友一起“旅游观光”,游览沈从文与熊希龄的故居,又脱团逃队混进朝阳宫,他的心情又产生变化:
“心情一变,昨天初识凤凰时的烦躁无影无踪。走上古城墙,红褐色的石头城墙凝重端庄,幽长的老街铺满一块块油亮的石板,缜密而又整齐。各种建筑物临街为铺,临河为楼,临山为庵,秀美、典雅、和谐,与城中往来流动的游客、商贩、居民,组合成一幅多姿多彩的边城风情画,穿越时空,直到今天。
漫步古城条条小街,随处可见的民间工艺品店铺——染坊、首饰坊、土产店、扎染店等鳞次栉比,象是在叫卖着一个太平盛世。”
景随心走,境随心换。这一段的凤凰在他眼里不再是充满商俗市侩的凤凰,而是平淡安详又丰富多姿的盛世凤凰。
其实,这个凤凰才是平民百姓眼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