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毒豇豆事件中暴露的潜规则说起
湖南作家网报道:对于湖北武汉市农业局曝光“问题豇豆”的做法,三亚市农业部门表示了“特别的不理解”,他们称,发现相关的问题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武汉曝光这些问题豇豆在他
湖南作家网报道:对于湖北武汉市农业局曝光“问题豇豆”的做法,三亚市农业部门表示了“特别的不理解”,他们称,发现相关的问题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武汉曝光这些问题豇豆在他们看来“于国于民都无益”(2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们认为这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认为兄弟单位这次的做法“太不够朋友”,不仅没有给三亚市留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门留面子。出了问题不是认真调查,弥补监管漏洞,而是千方百计推卸责任,一味强调执法难度,甚至埋怨武汉市农业局不该曝光问题豇豆,也难怪海南会经常出现这么多问题农产品。有关部门在彻查海南问题豇豆的时候,也应该查查有多少次被“潜规则”,掩盖了多少问题农产品事件,并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以防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今后再拿公众的食品安全“做人情”。
难道曝光、禁售问题食品、蔬菜,就是“太不够朋友”、就是“不给面子”?保证市民的菜篮子安全是农业部门的首要职责,为了顾全兄弟单位的面子就拿市民的食品安全来做交易,不仅是失职,更涉嫌犯罪。幸好武汉市农业局没有如三亚市农业部门希望的那样,以内部通告的形式放过问题豇豆。否则,各地监管部门怎么会如临大敌般的彻查,继而发现更多残留高毒禁用农药的海南豇豆呢?我们要为武汉市农业局打破这种业内的“潜规则”鼓掌叫好。不然的话,在这种“潜规则”的掩护下最终又要走上公众的餐桌。如果不是武汉有关部门坚持曝光农药残留超标,这些问题豇豆肯定也会和其他如白菜有机磷超标等农产品一样,被监管部门以内部通告的形式放过,任由销售商运回,送到其他地区继续销售,而不是统一销毁。
老百姓希望监管部门坚决打破这种丧天害理的“潜规则”,于国于民都有益。武汉市农业局的毅然决然之举,实在是应该大加褒扬大加弘扬的正义之举。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屡屡失范,各类“毒鬃”愈演愈烈,除了我们经常抨击的各管一段、“九龙治水”等先天不足外,“够朋友”、留面子式的隐瞒包庇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是不是我们曾经不为所知的重要因素呢?果真如此,那么,我们真的要感谢武汉市农业局的“大义灭亲”了:是他们,让我们震惊地获知了监管领域漠视民众根本利益的“潜规则”。
前天晚上,广州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对江南果蔬批发市场送检的21个海南豆角样本检测结果公布:同样11个样品不合格,分别检测出水胺硫磷、克百威、氧乐果等禁用农药和超标限用农药三唑磷,10个样品检测合格。江南果蔬批发市场在工商部门的监督下,对11个样品的所有毒豆角立即现场销毁。相对于仍在“发酵”中的海南问题豇豆事件,三亚市农业部门相关人士无意中透露的蔬菜检测潜规则更让人担忧。究竟有多少问题农产品在继续害人,还不为人知。三亚市农业局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周庆冲认为,按照常规,兄弟单位应该打个招呼,他们可以派技术部门下基层调查,严控源头。但当地农业部门的监管能力实在令人怀疑。别说暗中打了招呼后他们会不会真的去查,就算真的去查了,没有一台定量检测农药残留设备的三亚市农业部门能查出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吗?在毒豇豆事件已闹得沸沸扬扬的现在,海南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却至今仍未发现违规销售高毒农药案例。而记者深入调查后却发现,不仅海南的农药店一直在偷偷卖水胺硫磷、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田间的水沟里也能轻易发现已用完的甲胺磷药水瓶。
据悉,今年1月下旬以来,武汉市农检中心对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唐蔡路集贸市场、皇经堂蔬菜批发市场等地销售的豇豆进行多次检测,均发现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经追溯,超标样本均来自海南陵水县英洲镇和三亚市崖城镇。为此,武汉市农业局和洪山区农业局组成联合检查小组,依法对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的问题豇豆予以销毁。同时于2月6日向海南省农业厅发出协查函,自函告之日起,3个月内停止该省生产的豇豆进入武汉市销售,到期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再次进入武汉市销售。截至目前,武汉市销毁问题豇豆3596。9公斤,成功阻止了近25吨海南豇豆进入武汉市场销售。经多次检查,目前,武汉市各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集贸市场没有发现海南豇豆销售。
两市对问题蔬菜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我们赞美武汉的作法,但对三亚的回应就感到特别愤怒!那些监督检测部门难道不应该以“民以食为天”筑起牢不可摧的“篱笆”吗?难道不该为民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而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吗?这个事件清楚地告诉老百姓:很多问题食品不是不能管,不是不能被发现、被围剿,而是监督机构“够朋友”的“潜规则”,使得“毒鬃”能安安稳稳地潜伏在我们的身边毒害百姓,即使流毒四方,有些主管人员还冠冕堂皇地狡辩,还理直气壮地叫嚣“于国于民都无益”!
问题豇豆遭曝光而怪怨武汉,确实有些说不过去。道理很浅显,既然有违规使用高毒农药这一事实存在,那么,即便不被武汉发现,也要在其他的地方被发现;即便不在豇豆身上反映出来,也会在其他果蔬上反映出来,这只是早晚的事情,实在怨不得别人。还有多少监管检测“潜规则”我们被蒙在鼓里?我们期待,对于那些“够朋友”的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有关部门就不该留面子、给面子,谁把民众利益当儿戏,谁就该被毫不留情地被问责、被严惩,被清除出监管队伍。
继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之后,毒豇豆事件又让公众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悬上了一颗忐忑的心。与毒奶粉事件之类不同的是,在同样的担忧与愤怒之外,毒豇豆事件更让我们多了一份同情和怜悯。多少农民兄弟付出在豇豆种植上的不菲成本和辛勤汗水,难免将要付诸东流,其中海南农民更是首当其冲。海南全省20万亩豇豆遭到“连坐”恐怕在所难免,最后遭受最惨打击的必然都是一些朴实而善良的农民。让农民承担全部的经济损失,显然都有失公允,应该追究禁用农药生产销售单位和有关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问题豇豆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场消费信心,也给种植户和经销商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更直接败坏了涉事地的市场信誉。不过我们应该看到,问题虽然出自豇豆,其根源却在潜规则上。试想,如果执法部门不是依仗潜规则高枕无忧,而是严格执法,通过日常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果断地做出相应处理,问题豇豆何至于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发生在医院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