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孩子做朋友

学会与孩子做朋友

高锰酸钾杂文2025-05-22 11:18:30
引导孩子学习,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学会与孩子做朋友。我的女儿赵柳,学习自觉认真,与我无话不谈,关系非常融洽,这与我日常四个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自律。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
引导孩子学习,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学会与孩子做朋友。
我的女儿赵柳,学习自觉认真,与我无话不谈,关系非常融洽,这与我日常四个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自律。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我总会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在家中打麻将、打扑克、搞朋友聚会,不当做孩子的面与妻子发生争吵,不在孩子面前谈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在孩子学习时收看电视和上网,不说粗话、脏话等等,尽量为孩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更好地加强孩子的教育,引导孩子的学习,我到书店买回《中外名人家教故事》、《中外名人成才记录》等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学习别人的教育方法,用到教育自己的孩子上来。由于注重自律,身体力行,孩子没有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惯。
引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也不是行政命令式的批评所能凑效,它需要采取循序善诱的方法加以引导。在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我尽量干一些与学习有关的事。我爱读书,于是就买回《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资治通鉴》、《中国文学史》、《二十四史》、名人传记等名著进行系统研读。幼小的女儿看到我在家中一有空就读书,就在我的身边东翻翻,西看看,慢慢产生了想读书的朦胧意识。这时,我就找些适合她看的资料,让她翻阅。后来,她有了学习任务,见我读书,她就学习,非常自觉,有时她还主动买一些儿童读物或借书来读。近几年,我每年还为她征订《少年月刊》、《中学生作文指导》、《作文点评报》等课外读物供她阅读。通过多年来有意识地引导感化,孩子慢慢养成了爱读书学习的好习惯。我爱写作,经常在家中写一些新闻、通讯、调研报告、理论文章等,孩子小时候看我在家中写东西,也拿起笔到处乱写乱画,于是我给她找来粉笔和儿童画报等资料,妻子看她经常把地上画得一塌糊涂就嚷她,遇到这种情况我就给妻子解释:“孩子想画说明她有兴趣,要鼓励”。孩子上学后,我就给她买来纸张和彩笔,让她尽情地画,还为她征订《少儿书画》等刊物帮助她学画。每当孩子在学校绘画得奖,或参与办黑板报等,我的内心就很高兴,目前,学画已成为赵柳的一大业余爱好。我在家中常写散文,每当完成后就有意识地读给赵柳和她妈妈听,让她们分别谈谈各自的感觉,有时赵柳还说得很有道理。她在耳闻目睹中逐渐提高了文字表达能力,养成了爱写作文的好习惯。每当她写一篇作文或日记,她都会让我修改,问我哪些方面写得好,哪些方面写得不行,这对她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每到一学期结束,我总要把她的作文全部看一遍,看老师是怎样修改的,那些文章写得好,逐一进行讲评,并从中选出一两篇最好的,让她重新抄正寄往报社,通过刊发来激发她对写作的兴趣。每逢周末,我还会把孩子带到图书馆、新华书店、教育书店转一转,让孩子翻翻书,看看资料,她想买的就给她买下来,慢慢地,孩子就自然爱到书店去,有时周末我忙于其他事情,她就主动约同学到图书馆看书,摘抄资料,使人感到十分欣慰。
交流。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采取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口气,也不能采取长辈对晚辈的训斥口气,要知道孩子的人格是独立的,她有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看法,她渴望家长们采取平等地、朋友式地、探讨式地沟通和交流。每当孩子对我诉说学校、班级发生的一些事情,或向我诉说在社会上看到的一些现象,我都会心平气和地耐心听完,并让她说出她的看法和见解,说得好的马上进行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对的不能正面提出批评,而是说如果我遇到那种情况,我会怎么去做,这样既帮孩子解决了问题,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赵柳尽管是一名女孩,但她与我的关系非常密切,每天放学,她总会对我说着说那,毫无保留,特别是对有疑问的问题,经常与我探讨,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这对她的学习和成长帮助很大。有时,她还把日记拿给我看,加深了我对她的全面了解,增进了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
鼓励。人都有一种天性,喜欢表扬,不爱批评。作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更不应该打击、挖苦、讽刺,从而刺伤孩子的心灵。对于孩子犯错误,我的认识是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不能因为孩子犯一次错误,就说她是一名坏孩子,说她不成器等等,关键是要帮助孩子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怎样做才能不再犯同类错误,让孩子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向上,越做越好。对于孩子考试成绩下降,也不能以一次成绩就说孩子学习不行了,大加指责,使孩子丧失信心。每当赵柳没有考好的时候,我就帮她把失误的原因找出来,让她更正,并经常鼓励她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千里马也有失蹄的时候,一次考试成绩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要吸取教训,继续努力就行了”。总之,通过不停地鼓励,防止孩子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厌学情绪,使她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