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脱俗

超凡脱俗

拜慰杂文2025-04-17 22:05:42
超凡脱俗是《红楼梦》中那多愁善感,病弱西子胜三分,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黛玉,是金庸笔下不识人间烟火的小龙女,是写下“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女词人李清照,是用“人言可畏”结束年轻生命的阮玲玉,是“乎而将出换
超凡脱俗是《红楼梦》中那多愁善感,病弱西子胜三分,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黛玉,是金庸笔下不识人间烟火的小龙女,是写下“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女词人李清照,是用“人言可畏”结束年轻生命的阮玲玉,是“乎而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李白,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他们都是生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与众不同又不为大多数人理解的才子佳人,他们生活得洒脱,因为心中有一份坦荡,他们生活得坎坷,因为他们是脱俗的、孤独的,可偏偏又被俗事所扰。他们是纯洁的水滴,不愿被沙尘所染,他们挣扎着抵御外来的沙尘,可清水是弱小的,怎能抵挡得住,所以又注定他们命运的坎坷与不幸。
我欣赏他们,因为他们骨子里有一种傲气,一份清高,内心一片纯洁。他们有他们的孤独、脆弱、无奈,就如同白雪里绽放的一枝红梅,孤独而美丽。林妹妹的孤独在于只有宝玉可以理解她,读懂她而又不能完全表达出来,其他人又给他们很大压力,她是圣洁的是俗人无法理解的,最后她还是化作一滴眼泪,原了她那句“女儿是水做的,非要洗手漱口方能说出口。”“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花儿榭了,她的心也碎了,她连落花都不愿人去践踏污染更何况她本人呢?
小龙女如同冰山下的火种,外表冷傲可内心火热,她自幼生活在古墓不与外人接触自然也保持了内心的纯洁,她的“冷漠”是因她不与外人接触所以不善交际,也是源于对外面世界的陌生感、恐惧感。但她有她的博爱,她对杨过痴情地爱,对玉蜂是怜爱,对外界一切心存仁爱,她不曾想过加害于人,除非被逼无奈才与人交战。她不被生活琐事、繁文缛节所扰,活得自在,她也没有林妹妹那样娇弱,在她心中多了一份坚持、坚强。她也是历经磨难才被大多数人认可,但她不再乎这些,她只想简单地与杨过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好,她的追求只是简单地和心爱的人生活在古墓而已,可她却不明白外界的人为什么要把她的生活复杂化。尽管别人伤害了她和杨过,最终她仍以她的博爱救了大家,抵御外敌。现实中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能让你简单地生活,如果不复杂化就像一件艺术品缺少加工一样不完美,别人非要把你的生活加工完美,这点我也是很难理解,完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简单地生活有错吗?妨碍到别人了吗?可为什么就不能呢?不论是当局者还是旁观者都会很累的,可能人类只有这样生活才觉得有意义,体现出人是有思想的。
阮玲玉和林妹妹有点相似,多愁善感,她在短暂的25年生命里一直洁身自好,来自内绝望和处界的压力使选择了绝美的方式自杀,她最终成为夜空中最寂寞的烟花,把曾经的美丽幻化成了瞬间的遗憾和凄婉。对她的笑有一段评论“她的笑不是疲惫,也不是无奈,更不是沧桑。是未经离乱的笑,是现代女子怎么也笑不像的既纯真到极点的天真,转眼又似乎绝望到看穿人世一切。”“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凄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旧缘该了难了换满心哀。怎受的住这头猜那边怪,人言汇成愁海辛酸难捱。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是对她一生最好的诠释。
对于李清照、李白、陶渊明了解都是从他们的诗词感悟到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东蓠把酒黄昏后,有晴香盈袖,莫道貌岸然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中国古代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环境下,她能成为著名的女词人本身就足以证明她的超凡脱俗来。李白的诗洒脱、豪放,他不曾将功名放在心上,一生追求自由、浪漫,读他的诗会心旷神怡,脑中会出现无边大草原、广阔无垠大沙漠景观,那是一种豁达的胸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他的诗意只能有与他有同样豁达胸襟的人才能读懂,那是一种大智慧,是将天地都看穿的豪情,我没那样的胸襟与智慧,所以理解不了它的深刻含义,只能感受那份洒脱。陶渊明给我印象最深的作品就是《桃花源记》,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那样的世外桃源,与世无争,过着简单的生活,追求着内心的宁静,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如果我会琴棋书画生活会更多彩,就这样天天吟诗作画,大家彼此和睦相处不再有纷争误会,相亲相爱,那才是现代人提倡的和楷社会,当我累了的时候,就去赏桃花亲近大自然,感受温暧,呼吸新鲜空气,闻着淡淡花香,聆听小鸟的歌唱,看着小蚂蚁搬家,捕捉蝴蝶……我可以在风中翩翩起舞,可以溪水中嬉闹,那样无忧无虑的“原生态”生活才是我想要的,而又是今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也许当我离开人世的那一天进入天堂时我的梦想才会实现。
“人之初,性本善”人生来都是纯洁的,只是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纯了。现代的社会是快餐式的,残酷的优胜劣汰使用权人无法再用心去品尝一道菜的美味、一杯酒的香醇,无法站在阳光下发呆,无法更多地去亲近自然,无法更多思考自己内心真正要什么,无法用心感受一首好诗,无法更多真正开怀地笑……太多的东西不能实现,因为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物质享受,其次才是精神享受,金钱、名誉、权力永远无法满足人们内心欲望,当一切得到后,人们仍然空虚,亚历山大大帝是最好的证明,因为他们精神上的荒芜,不知道内心真正需要什么,或是已经无法追求自己想要的,也正是人从一滴清水变为泥水后无法再还原到清水的彷徨、迷惑。
我认为自己的心灵是不俗的,虽然还达不到超凡脱俗的境界,我愿是一朵小白莲,在纯净的池塘里,哪怕池塘很小很小,但能让我容身就够了,我愿静静地开放,人们可以远观我,我受自然的恩蕙,雨露滋我,阳光普照我,我是纯洁的,死后仍归于水中。我旁边的地方可以盛开着许多娇艳的花,当然她们比我会更吸引人,她们愿意人们亲近她们闻着她们浓浓香气,抚摸她们的花瓣,并对她们大加赞赏,然后她们陶醉地笑,随着清风摆动。也许会很少的人远观我,因为我太过素了,而人们又不能进池塘里采摘我。但我相信有一天当人们看那些艳丽的花看厌了、倦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