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鹿毒奶粉事件想到的

由三鹿毒奶粉事件想到的

唐殷杂文2025-04-02 18:25:04
一我已经断奶三十年有余了,对于奶的味道早已记忆淡薄。在高中上学时,大姐听说牛奶补脑补身体,就给我也买了一袋,托人捎给了我,但我笃信五谷杂粮最补,就没喝,随手放在抽屉里,时间长了结成了团,扔了。后来有了

我已经断奶三十年有余了,对于奶的味道早已记忆淡薄。在高中上学时,大姐听说牛奶补脑补身体,就给我也买了一袋,托人捎给了我,但我笃信五谷杂粮最补,就没喝,随手放在抽屉里,时间长了结成了团,扔了。
后来有了儿子涵哥,这小子不爱人奶爱牛奶——新世纪的孩子口味就是独特啊。有了这口味独特的下一代,中国的牛奶业蓬勃发展起来。牛奶业的兴旺发达,使得年轻妈妈们胸前的两团肉实用性降低观赏性增强。她们乐了,可这苦了当爹的,经济负担加重了不说,还要步入茫茫的购奶大军。我发现买婴幼儿奶粉的队伍中大多数是大老爷们。他们到了牛奶货架前,才明白买牛奶远远不是想象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简单,什么年龄段的,什么牌子的,什么配方,奶粉与水的比例是多少,水的温度是多少为最佳,讲究大了去了。这些大老爷们只是摸过奶但身上不产奶,因而对于奶的知识除了手感其他方面几乎为零,于是要么打电话回家请示当家的,要么逮住导购小姐一通乱问,不明就里的人们还以为他欲行非礼之事;更苦的是那投错了胎成了奶牛的。可叹奶牛的一生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吃的是草挤得是奶,几个奶头被不同的手从有了奶那天起不停地捋来捋去,极尽侮辱。人生之路越走越窄,直至灯尽油枯。
生物界有生物界的规律,奶牛产奶当爹买奶,产销两旺,促进鸡的屁(GDP),本来很和谐,哪成想就出事了呢。事情首先出在三鹿他奶奶的身上。当爹的冤哪:花了钱买回来的奶原来不是让孩子茁壮成长,而是让孩子早日化石——演变成石头,三千年的木乃伊还没化石呢,他妈我三岁的孩子却要化石了,你安的是什么心哪?奶牛们也冤哪:你他妈三鹿也太欺负牛了,奶本来是我们牛产的,你的牌子却定为鹿,你这不是盗版侵权吗?你做盗版赚了大量的昧心钱倒也罢了,可你却不知足,又在盗版的基础上做手脚,结果出事了,鹿鸟事没有,仍然是逍遥的被保护动物,我们奶牛却不得安生了,不是有消息说奶中有毒是奶农干的吗?你想想奶农受了冤枉,没有话语权气没处撒,还不撒到我们更没有话语权的奶牛身上啊……
打倒三鹿及其同行业和所有的盗版者(音像制品电脑软件和书刊盗版者除外),拯救奶牛及中国所有的爹和他们的孩子!

三鹿及其同行业的毒奶粉事件让我想起一桩陈年往事。
1992年2月,美国的一位叫斯黛拉的年过80的老者乘外孙驾驶的轿车出游,途中在麦当劳买了一杯热咖啡,车使离麦当劳后,斯黛拉把咖啡放在大腿间,试图打开杯盖放糖和奶粉。结果不小心热咖啡泼到大腿和脚部,导致全身6%的皮肤三度烫伤。斯黛拉把麦当劳告上了法庭,麦当劳败诉。本来拟麦当劳赔偿斯黛拉20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后来法庭考虑到斯黛拉不慎失手,自己应负20%责任,因而麦当劳实际赔偿斯黛拉16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如此高额的赔偿是鉴于麦当劳售出的热咖啡温度高达82度,比同行业高出十几度,却并没有在店堂或杯子上注明“高温热饮,小心烫伤”之类的警示标语,再者,麦当劳使用的又是极其廉价的一次纸杯。事情本可就此了结,可法庭后来又判麦当劳另外付给斯黛拉48万美元的“惩罚性赔偿”,因为法庭在先前的判决后整理案件时发现,麦当劳此类事件十年来共发生700余起,而没有因此有任何改进措施。法庭认定麦当劳的“热咖啡烫伤人”事件不是个案而是惯例,为防微杜渐,以绝后患,法庭判麦当劳付给斯黛拉48万元的“惩罚性赔偿”,麦当劳上诉无效。
我真是太羡慕斯黛拉了,区区一杯咖啡就能使日子暴富起来,我真想立马跑到美国去买一杯咖啡喝喝,或许也能喝出几十万美元来。当然我这里谈的不是我这种阴暗心理,我想说的是我们国内的商界,比如三鹿和他的同伙,以及其他的不法企业,贪婪之徒们。他们唯利是图,把一己私利建立在公众的合法利益之上。赚钱不可耻,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耻的是赚昧良心的钱。他们掌握着不为人知的技术,做着不可告人的勾当,故弄玄虚,夸大其词,玩奸耍滑,店大店小一律欺客,极尽坑害消费者之能事!一旦出事,不是诚心改过,按理赔偿,而是搪塞和推诿兼施,威胁与糊弄并用。或者改走上层的公关路线,搞定一小撮关键人物,然后一如既往地坑人一如既往地赚昧心钱。不错,中国有3·15消费者维权日,但不幸是,是3·15,而非365——只有3月15这一天维权够吗?真希望一年365天都能维权啊,而且是真正的维权!
祝愿所有买了三鹿及其同伙牛奶的人们都能成为斯黛拉,并期盼对三鹿及其同伙实行“惩罚性赔偿”。尽管在中国这是一句废话,但我依然还是祝愿!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