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一种活法
在今天的地铁报纸《东方卫报》的微博版上,我看到了一则有关“华山挑夫”的令人油然生敬的微博,内容如下:遭遇了无数屈辱被当成“残废”拒之门外后,独臂农民何天武坚守着“决不下跪乞讨”的尊严和骄傲来到华山,当
在今天的地铁报纸《东方卫报》的微博版上,我看到了一则有关“华山挑夫”的令人油然生敬的微博,内容如下:遭遇了无数屈辱被当成“残废”拒之门外后,独臂农民何天武坚守着“决不下跪乞讨”的尊严和骄傲来到华山,当了一名普通的挑夫。10年来,他有5000余次登上华山之巅,用自己的血汗辛苦地养活着一家老小,这个伟大男人的传奇故事感动着每个知道他的中国人……看到这条微博,我内心真的感觉又感动又震撼,不由想起了自己身边许许多多对于“生存”的抱怨,那抱怨以显性或者隐性的方式散布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城市最热闹的街区往往聚集有一堆又一堆乞讨为生的人,除了一些老弱乞丐可怜兮兮地向路人伸手外,一些病残也呻吟着向路人乞讨,他们悲惨兮兮的面孔不时诉说着生存的艰难和悲哀,也时时处处拷问着路人的道德神经;我和以前有的同学聊天,他们跟我诉说活着的不易,说现在的生活真是一种无言的折磨;而我自己和身边的同事朋友们,我们也常常因为待遇的不公或奔波的辛苦,抱怨之意总溢于言表:“如果换种活法那该多好啊!如果可以上一天班休息一天,如果工资可以翻倍,如果每年可以带薪休假,如果假期再多一些……”“如果老公很有钱,是不是我们就可以不用像《蜗居》中的海平一样,那么艰辛地在城市中奔波劳碌了,不用再为着一月那点破工资而看人脸色拿钱办事了?”“如果我嫁的不是军人,是不是就不用独守空房,一个人艰辛地经历风雨了?”和上述提到的华山挑夫何天武相比,我忽然感觉很自惭形秽,他选择了奔走在华山艰辛地生存,我们还要换怎样一种更好的活法呢?
人,最重要的是活着,活着其实已经很不易了。如果一切已经够好了,还要怎样更好呢,是不是我们太不懂得知足了?为什么我们要看自己没有的,而不看我们已经拥有的呢?我忽然想起上周采访南京时尚莱迪集团的总经理杨群时,他曾向我列举了一个引人深思的例子,用以说明幸福的真谛:“一个店主如果第一月盈余一万,那第二月、第三月再盈余一万,他可能不会感觉有多么的欣喜和幸福;但如果一个店主第一月只盈余了五千,那第二月和第三月他分别盈余一万的话,他可能就会感觉很开心和幸福!幸福的差异始于比较,如果不比较,可能人更容易幸福和知足一点!”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物质时代,我们个人的价值体系也往往随社会整体的价值体系而波动——我们往往习惯于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比较彼此的工作、比较彼此的感情、比较彼此的生活、比较彼此的衣着、比较彼此的容貌、比较彼此的物质享受……还有什么没被拿去比较呢?明着或暗自比较的心态之外,我们,还容易知足常乐吗?其实,人最应该比较的,应该是过去的自己,把过往的、现在的和未来的自我发展趋势形成一个完善可行的参照体系,让自己茁壮而健康地向上生长:我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型,我要学会用淡妆修饰自己脸蛋让它更美丽一些,我要多学习利于自己专业发展或者修养提升的知识,我要做好自己手头的本职工作,我要自己的薪水稳步提升,我要去一些地方旅游以便拂去躁乱观照自我,我要少听抱怨之言少听是非之事以便保持内心的清澈美好,我要做到内外兼修成为最优秀最出色最美好的我自己!可以和过去自己比较的东西太多了,我不需要非得和别人去比较,和别人去比较也应该比较些修养、内涵和才识之类的东西,否则那仅是一种无谓的比较,换言之即是虚荣!参照别人生活的活法多没意思!我要按照自己应有的活法去生活!这才是个人该行的正道!
有时候,我也会想,换一种想法会不会更好?当然,我们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生活得更好是我们每个人普遍的渴望。但是,我们即使换一种活法,关键其实还是在我们个人的想法,想法注定会决定活法,就像思路会决定出路一样!在我看来,世界上还是有很聪明的活法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如果注定漂泊,那就不要奢望安逸;如果可以独立,那就不要选择依赖;如果可以微笑,那就千万不要哭泣;如果可以解决问题,那就不要频频抱怨;如果可以大事化小,那就把小事化了……只是,当你想要换一种活法的时候,请你一定先学会转变自己的想法……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徐静蕾博客过亿的悲情意义
下一篇:女人似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