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集约用地是中国发展用地的根本出路

节约集约用地是中国发展用地的根本出路

街亭杂文2025-04-01 14:56:27
日前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统筹协调土地利用、保护耕地、保障发展作出了科学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是国土开发、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
日前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统筹协调土地利用、保护耕地、保障发展作出了科学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是国土开发、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系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对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影响。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鲜明的资源节约意识,强调了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进展,土地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当前我国的经济转型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经济仍然是粗放发展,相应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很粗放。2006年到2020年这一轮规划期内,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各方面用地需求还将显著增加,特别是近期,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国务院出台了十项措施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些都需要占用土地。一方面要严格保护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住我们的饭碗田,另一方面还要保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建设用地,这就必须要通过高度节约集约用地的方式来挖掘我们的用地潜力,提高用地对发展的保障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如何做好节约集约用地,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第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量,形成倒逼机制,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城镇的建设多走外延式发展道路,土地利用效率低、利用方式粗放,忽视了城镇土地的内部挖潜,造成了土地浪费。通过土地供应指标的下达量来硬性约束地方用地的冲动,逼着地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将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外延式发展改变为向城镇内部挖潜。
第二,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形成土地使用权公开、公平、公正交易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的有偿使用,通过提高用地成本来促进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三,形成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税费制度,通过税费的调整来调动社会各方节约集约用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四,探索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高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整治,引导农民住宅向中心村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区集中,切实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力。
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国土部门面临着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双重任务和压力,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要在土地利用方面走出一条节约、集约、高效率、高产出的新路,这也是我国发展用地的根本出路。
(2008年写稿)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