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形金刚一代人
一我小的时候看变形金刚,动画片,其痴迷程度绝对超过后来看黄色电影。钢铁文化是美式文化的精髓,这种文化是他们的精神。甚至在文学上,比如海明威钢铁式样的语言,据说这个人从不用形容词,因为觉得形容词太委婉,
一我小的时候看变形金刚,动画片,其痴迷程度绝对超过后来看黄色电影。钢铁文化是美式文化的精髓,这种文化是他们的精神。甚至在文学上,比如海明威钢铁式样的语言,据说这个人从不用形容词,因为觉得形容词太委婉,而是特别崇尚动词,动词是一种速度,力量和速度是钢铁文化的标志,也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因为这种所谓现代文明的表征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人美国文化造就的,不妨称为美国文化(欧洲文化不是这样的)。美国文化不是在他们的文学作品里,艺术作品里,而是在他们好莱坞的电影里。
我有一个小学的朋友,叫王冲。听起来很像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中国古人的名字,王充。这个人写过一本书叫《论衡》,我比较小的时候偶然的机会看到,觉得精彩的很。这本书非常非常非常的好。
中国古人的书在我看分三种,一种是记录性文字,比如中国传统文字中最伟大经典的部分,浩瀚的二十四史,有人加上后来《清史稿》,算二十五史。二十五史我没有全看完,懒惰,不过根据个人感觉,《史记》、《汉书》,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很难相信一个人竟然能完成如此伟大的著作,《汉书》是两个人,不过主要还是一个人。后来的史书大多是官修的,很多人一起的。集体修的也有一本好书,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后来还有个《续资治通鉴》好像就不很好了。司马光这个人很聪明,小时候课文上就说过他会砸缸救人,这是很冷静很变通才能想到的办法,很智慧。但是在政治上他就不这么变通了,后人认为他是政治守旧派,守旧派处理政治是好是坏我不好说,我不懂得政治,但是守旧派主编历史绝对是好事情,因为这样他就会维持历史的真实,历史本来就是守旧的事业,另外,他还相当唯物,不怎么迷信,《资治通鉴》不仅文采好,这不是他写的,是他选的,但是一个好的主编就如伯乐一样,注定了会选出什么千里马。不仅文采好,而且迷信的成分非常少。我清晰记得其中一个情节,写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资治通鉴》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李世民身经百战,并且每次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且多次被围困,这是可以想象的,他当时就带着三万人平定天下,很多次对决的时候对方都比他人多的多,李世民身体素质好是可以理解的,祖上游牧民族出身,而且还有历史说他小时候经常打猎。所以这不奇怪,奇怪的是他那么打仗多年,竟然身上从来都没有受伤过,一点都没有。这是很不合常理的,我个人一直觉得后来李世民英年早逝,是因为早年在战场上受到过重创。不过这纯属个人猜测。合理的猜测不一定是事实,不合理的猜测也不一定不会发生。但是不合理的总应该有点置疑。《资治通鉴》中多次提到李世民从未战场受伤过,我怎么看那都不像是夸奖,而像是存疑。就如你戴了一个很不合身份的手表,比如穿着几十元的衣服戴着几十万的手表,别人一直说,看那个手表,看那个手表,在我看来那绝对不只是羡慕的原因,也有怀疑。但是一个客观历史,不应该添加明显的编者的怀疑。但是却可以留下怀疑的痕迹。当然这不是我要说的,只是想到这里了。总之,记录类的文字,在传统留下来的文字中,是很大的一批,包括后来《东京梦华录》等这些记人记事的。
第二类,教育研究类的。儒家十三经,还有各类的训诫,就是有个很明显的训导目标。这些作品主要代表就是孔子及他的继承者的作品。不要觉得题目小,数量应该非常庞大,因为延伸的边缘著作实在太多了,我对儒学不是很感兴趣,并没有很读过些什么。知道的也不过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关羽爱《春秋》,之所以记得这些小情节,又提到,是因为我觉得这些情节很重要,前者是一个丞相说的,后者是一个中国恐怕最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之一说的。也就是说要注意这种号召力。另外,清朝的诸多考据类的,我也算作这类。因为觉得这种样式也很学院。换句话说,我这么笼统地分,如果笼统地说,第一类算是官方遗留,这第二类算是学院。第三类算民间。不是说的作者作品来源,是说感觉。
第三类就是诗文了。文学史上的。从诸子的文章,到赋,诗词曲小说,个人感觉唐诗宋词好,还有明末短篇小说相当好,《三言二拍》那类。其方式影响至今,你要是看那时候短篇和莫波桑的《羊脂球》比,觉得并没有特别大的差距。当然文化不同,收尾意义不同。
我这么分类,当然不很恰当。我主要也不是分类,分类在我看来本就不是有趣的事情,主要是说,中国遗传文化中,很少辨疑的著作,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很少经典的怀疑精神的著作。王充的《论衡》就是难得的一部。中国的文化遗留中,有很多教导怎么做人的,有很多很有文采的,但是很少有精神智慧,怀疑辨析的,王充的《论衡》实在是太好太好了。而且竟然东汉时期就写出来了。并且传下来了。真想知道东汉具体是什么样子。这类辨析的,后来还有个因为伟人看过很有名的著作《容斋随笔》,不过这个更倾向于随感,深度不大。我还是喜欢《论衡》。我平生最爱的第一本书。爱它胜过爱《史记》。
二
上面说了大片文字,主要是想说我那个叫王冲的同学。小学的时候我和他同学,他有很多书,我也有很多书,大多不是什么经典,大多是连环画。我们的父母被都是忙于生计的小民,我们不具备早年就明白什么是经典的条件。我看书那时候习惯和现在习惯一样,就是基本不借书给人,尽量借别人的书,并且尽量借了想办法不还。他喜欢借书给人,所以这么多年后,我还有些书,他的应该都没有了。不过我好像也为书所累,他倒是活得自由潇洒,什么都有利弊吧。后来初中时代,我忽然开始喜欢厚书了,他开始喜欢卡通了。那个时候他会画非常逼真的变形金刚图像,擎天柱的,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到今天都不知道他怎么画那么好,因为那个机器人身上零件挺多的。
我们那一代人,喜欢变形金刚,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他应该算痴迷了,我喜欢是因为没有什么看的。我最喜欢的动画片还是中国上海动画什么制片厂的那个小鹿的动画片,里面还有个吹笛子的少年,非常逼真,每幅画都是经典。可惜忘记名字了。回头看当年,中国那个时代动画片太少了,国家还没有工夫顾及这方面,而外来的文化已经进来了,那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攒”字随想
下一篇:谈中国人口头上的品质无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