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私塾教育为什么不能办下去
新闻背景:周应之,吕丽委是一对夫妻,在自己家的三层小别墅里开办私塾教育,在家里教授学生。先生周应之是一名商人,妻子吕丽委,今年33岁,曾经是厦门市一家模范中学的英语老师。而现在,她在这间别墅里指导十多
新闻背景:周应之,吕丽委是一对夫妻,在自己家的三层小别墅里开办私塾教育,在家里教授学生。先生周应之是一名商人,妻子吕丽委,今年33岁,曾经是厦门市一家模范中学的英语老师。而现在,她在这间别墅里指导十多个孩子诵读《论语》和莎士比亚,并在客厅中高高悬挂的孔子像下教授孩子们学习礼仪,作为这个私塾的发起人和负责人之一,吕丽委把这里命名为:孟母堂。按照孟母堂的课程设置,每天除早晨的跑步晨练和傍晚前的体育锻炼之外,上午和下午各两个小时背诵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背诵的材料有《论语》、《大学》、《易经》、莎士比亚戏剧和包括马丁?路德?金著名演说在内的英文经典名篇。读书背经是他们的主要内容。月收费大概每人每月1500——2000之间。2006年8月初,上海教育部门对私塾“孟母堂”举起黄牌,再次引发了舆论对“国学”的关注。一、现代私塾教育有办下去的必要吗?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私塾教育历经了几千年,最成功的范例莫过于孔老夫子的私学,弟子三千,贤者72,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作出过积极的贡献,开创了私塾教育的先河。据资料称:国外现在也有私塾教育,我国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杰也在家中以自己的大儿子作为私塾教育的对象,不能说不成功。有人说私塾教育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公办学校日臻完善的现代社会早巳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早巳没有了它生存的土壤。不是吗上海教育局己经下达了黄牌警告,他们被列为违规办学的范畴。我想说,多元化的社会存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可以吗?我们知道文化大家鲁迅先生就是在私塾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文豪,他的著名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烩灸人口,成了我们小学课本的范文。他在文中深切地回忆了自己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经历,虽有无奈批判但却充满了深情的回忆,大文豪巴金,矛盾,沈从文也都有过上私塾的经历,私塾教育对传承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量的古代诗词歌赋、经书、音律只能通过私塾教育来得以传承和发扬,而公办学校明显不足,一所公办学校不可能教授学生这么多的古代文化经髓。
一个儿童在7岁——12岁这个背诵的黄金阶段,如果接触大量的古代的诗词歌赋以及外国的代表作品,对他的将来传承国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如果你在现在毕业的大学生、硕士生中找几个人考考他们,也许他们的英语巳经过了六级,外国话运用的炉火纯青,但是他们能了解中国多少的传统文化?能背出多少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国古代一个文人所应该具备的诗、书、画、印、音律歌赋很难在现代人身上得到集中的体现。所以说私塾教育可以有办下去的必要,中国应该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只是私塾教育不应成为社会的主流。
二、现代私塾有条件办下去吗?
周应之、吕丽委夫妇在上海拥有三层别墅和花园,环境优美,硬件条件优于普通小学,孩子们在这样优雅的环境中精神愉悦、心情放松。软件方面,妻子吕丽委具有多年的公办老师的教学经验,而且还高薪在社会上招收了五名教师来授课,更是经常性的请人来讲学,私塾中几名孩子便可拥有一名老师负责看管、照顾,远远优于公办几十名学生一个老师,还有在孩子所学内容的设置方面来看,也多于普通公办小学。有这么多的老师照顾孩子学习,肯定会比公办学校更加尽心的。孟母堂事件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深刻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现有教育体制、对“应试性教育”的不满和质疑,反映了大众对合理的、完善的教育的理想、愿望、和需求。孟母堂的创办者以及参与者并非是普通大众,而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教师和社会富商,这点不能不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
所以说现代私塾具有人们需求的愿望和办学的硬件、软件以及相关必要的设施。
三、私塾教育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劳春燕主持的《大家看法》栏目对“孟母堂”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来宾有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有刊物的主编,有教育专家,有大学的教授,来宾们这一事件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不相让,争的面红耳赤,一方说是教育的进步,说孟母堂等私塾的尝试既具有教育模式变革的意义,也具有教学内容变革的意义,孟母堂的这种教育思路、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值得重视和研究。它让家长们看到了另一种教育的可能性,增加了家长选择的空间,也让孩子有机会面对一个伟大的知识与文化传统,是教育的一种进步;而另一方则认为是教育的倒退,说它倒退的一方,是说这是在拿着孩子们当试验品,它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性。而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人比父母更关心自己的子女,更了解自己的子女,他们怎么可能拿孩子的前途当儿戏呢?选择私塾的教育方式想必出是出于无奈吧!
有最新消息称:上海市教育局最终裁定:原松江区教育局的意见不具有法律效力,仅仅是指导意见,也不代表上海市教育局的观点。上海市教育局最后认同孟母堂的理念,他们只是希望:尽快给这些孩子在学校补办休学手续,不要让他们成为逃学的孩子。孟母堂的胜利,预示着私塾书院将在全国遍地开花。
其实所谓的倒退也罢进步也罢,都要以事实为依据,那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将试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失德的教师教育的痛
下一篇:女人们都来学习点狐狸精的长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