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企的房价(3)

如何看待高企的房价(3)

小钟杂文2025-04-12 16:17:17
现在,人们都说房价高了,我也这样认为。但05年春的高点,竟然轻松地跨越了,成了一个新的支撑点。如上海中环某处房屋,在05和06年间,高点是一万余,低点是八千五,如今直逼一万五。而在前期高点折返初露端倪
现在,人们都说房价高了,我也这样认为。但05年春的高点,竟然轻松地跨越了,成了一个新的支撑点。如上海中环某处房屋,在05和06年间,高点是一万余,低点是八千五,如今直逼一万五。而在前期高点折返初露端倪时,我曾经在业主论坛预测:房价大致回落15%,极端跌幅20%,企稳后会逐渐回升。当时,我建议熟人可以考虑逢低买进房屋。但没想到这次会创出新高!
如果说,上次的冲高回落,尚在我的意想之中,但之后的高歌猛进,却在意料之外,也有点困惑。近期,即使出台了房贷新政,给过热的市场多少降了温。但中环那边的房价再跌,也跌不到一万元以下了。如今,各地房价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地,不知何时见顶。目前,是不是已是最后的疯狂?尚待观察!
这几年房价的剧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无论是无房户或是有房者。我既是无房户又是有房者!其一,自己从未享受过福利分房,也没拿过住房补贴。其二,自己之前靠着省吃俭用,并借助银行贷款,在97年房市低迷和03年重又兴起时,赶上了节拍。但没有进行“商业运作”。我的想法,房子是拿来住的而不是用于炒的。
虽然,拥有房屋本身,并没给我带来什么实际利益。但今后的家庭支出和生活负担,无疑会小许多。有朝一日还清银行贷款,不再有外债了,也就一身轻松。当前,在各地的城市化进程中,不少人来到城市寻找职业,购进住房,安家落户,成了常住居民。市民结构的多元化,致使住房购买力提高。目前,上海中心城区如静安区,目前新推楼盘的房价约三万。上海近郊乡镇,也在步人后尘,达到了六、七千。
97年,近郊西区318国道第一镇新开楼盘,顶楼的房价不过1420元。我左思右想,无论如何都值这个价。倾其所有把它买了下来!乡间不喜欢住“高层”。而六楼,每平方米比三、四楼要低350元,比二、五楼要低250元,比底楼要低50元。我拣最便宜的楼层,签下预售合同。那时,家中存款不到五万,用足个人公积金贷款八万一。一掷千金,付出了124500元。贷款期限是15年,每月还贷约760余元。
02年,是上海房市的低谷,中环周边近三千,品质高的约三千五。我每月收入,肯定不到三千。加上前期贷款尚未还清,不可能去买第二套房。近年搞“阳光工资”,开始“削峰填谷”。我虽然是受益者,但收入还没有大幅增长。看来,工薪阶层包括月薪在中等偏上的,这几年收入的增加,远远达不到房价的升幅。唯有借助或利用银行贷款去圆住房梦。现时,我不建议人们买房。若打算购房,一定要抓住合适的时机。
现在有一种奇怪现象,上海宝山顾村某地块,楼板价接近或超过周边楼盘楼价,土地竟然比房屋还要值钱。这似乎在说明一个问题或另有一种解释,拿地的房产开发商,如今还在看涨那儿的房价。要不,就是头脑发昏,失去理智。由此看来,房价上升可能会成为一种长期的趋势,忆往昔:05年以来管理层的几度调控,都只是抑制于一时。
顾村,是上海北郊的一个普通乡镇,地段比较冷僻,市政建设一般,商业配套和交通设施也有待完善,似乎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地方。前不久房价在6000元左右,竞拍楼板价高出这个数字,意味着那家与“万科”角逐,最终拿到开发权的“保利集团”,预期日后房价会超出:目前的房价、加上新建楼盘的建安成本和销售利润。
标签
相关文章